小国创造大财富
严谨的《华尔街日报》也推荐“冰岛的奇迹药方”。
现代化的管理也造福传统产业。因为冰岛降低了对渔民的补贴,但是鼓励他们改良渔具,他们平均每人渔获量甚至是海洋大国加拿大的十倍。这批全国12%的上班族,提供了冰岛七成的出口收入。
现代化并没有摧残冰岛的自然生态,反而创造了未来的财富。
普利策奖得主戴蒙所著的《崩溃:社会如何自取灭亡或兴盛》就特别指出,冰岛兼具自然与现代的永续发展道路值得效法。
在各界为能源吃紧的今天,冰岛利用天然的火山蒸气与海洋之国的水力发电提供七成的能源需求。政府还计划要用这些资源将冰岛转化成百分之百、目前广被倡议的“氢能经济体”(hydrogen Economy)。
冰岛有全球最早对大众开放的加氢站,将水分解,提供汽车动能,连美国国会参议员希拉蕊·克林顿都前来考察未来替代能源的发展。
虽然一手擘画冰岛转型的奥德森已经下台,但冰岛早已种下繁盛的种子,“就像一部车往正确的道路直线前行,即使驾驶换到后座,方向依然不变。”冰岛左翼绿党领袖席福森比喻。
卢森堡——与邻结盟创生机
以往,卢森堡给人的印象,就是硬梆梆的、拥有许多钢铁。
但现在,它有了一个更酷炫的代言人。去年起风行全球,提供免费网络电话的公司Skype,就是卢森堡企业。这项技术在一年内吸引了超过千万用户,大撼欧、美电信业,促成许多长途电话公司大减价。
除此之外,卢森堡还有更吸引人的特质。它是全球平均国民所得第二高的经济体(四万四千美元),经过物价平减后,更是全世界的第一名。身为欧盟与OECD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卢森堡的富裕和与邻为善脱离不了关系。
近代史上,欧洲分合不已、战祸频繁,卢森堡就是靠着不断与邻结盟创造生机。
在十九世纪,卢森堡就和德国签关税同盟,二次大战还没结束,就急着和荷兰、比利时签关税同盟,战后也很积极地参加国际组织,借着与他国的经济联系,弥补本身资源与市场的不足,并让政经环境更稳定。
目前卢森堡共参加超过五十个国际组织,为它带来许多商机。例如,卢森堡有八成的商品用以出口,约四成的上班族来自外国,还被选为全球经济自由度最佳的第三名。靠着结盟创造稳定的卢森堡,忧患意识极浓,也积极改革经济。
早期的卢森堡,的确靠铁矿累积许多财富。它不但被称为“钢铁王国”,也曾拥有全球第一的平均每人钢铁产量。但是在1980年代,卢森堡的钢铁业一度受挫,这让他们体悟,不要让经济太依赖在一个单一部门,所以积极发展服务业。
进展最大的是金融业。目前金融部门的产值,已经占全国的22%,平均每人拥有的银行家数,甚至曾创下世界第一。另外,卢森堡政府还降税,鼓励各国前往设置控股公司,提高它的经济战略地位。
从制造业过渡到服务业经济,从易受战火蹂躏的蕞尔小国蜕变成国际大门户,卢森堡无疑是全球资源小国的最佳导师。
列支敦斯登——外国人抢进为它打拼
相信这是许多人第一次接触到“列支敦斯登”这几个字。
而对这个国家有印象的人,恐怕也有许多是因为看过布莱德彼特演的电影《火线大逃亡》,因为这正是后来定居列支敦斯登的小说家哈勒在西藏的经验改编。这本书自1950年代问世迄今,已经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畅销全球。
尽管世人对列支敦斯登如此陌生,它却是世界经济上令人难以忽视的方寸之地。
很多人都对这个人口类似中国一个小乡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