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倪柳之争”的三个版本
  “1992年8月,公司销售领导小组组长刘金全对全体销售人员坦率得描述了一副黑暗图景:‘计算机市场硝烟弥漫,剑拔弩张,国内外的计算机同行都以联想集团为竞争对手。’这时候大家才知道,汉卡的销售量已经在1991年12月达到了创纪录的1701套以后,就开始下滑,在1992年财年的最初四个月,只售出5555套。完成计划的67%。”

    而1992年,倪光南的汉卡已经研究到第9代,也就是说,在他不断完善他的汉卡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被市场抛弃了。当时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曾经对倪光南说:“你要用户插上你的汉卡,难道让他拔掉原状的显示卡?”

    联想必须面对新的市场选择,柳传志们必须寻找新的方向:是继续靠技术去宣传公司,还是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的产品?或者把重点放到代理贸易上?

    1992年的12月,联想汉卡销售了2664块,超出预定目标164块,这成为了汉卡最后的疯狂。

    在同一个时期,微软与联想签署协议合作开发“ORKS中文版”,当年被倪光南枪毙的软件汉字输入系统的研制正式开始,硬件汉卡的尽头,已经清晰可见。不过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柳传志还是认定公司需要倪光南这面旗帜。

    和迟宇宙一样,凌志军认为,倪光南和联想大家庭的决裂的开始,同样源于人事和管理上的不同看法。

    1993年极少介入公司日常管理的倪光南提出解除李勤的常务副总裁职务,他相信李勤应该为1993年联想历史上首次停滞不前而负责。他甚至希望拉来柳传志和张祖祥采取一样的行动。

    凌志军认为裂缝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从这一刻开始,也许连柳传志都开始意识到如果继续任由倪光南发挥在联想的巨大作用,“可控制联想的基础上”的他,也许将根本不可能再控制联想(倪光南介入联想管理是执行他董事的职能还是他希望脱离技术而转向公司管理,把联想带往他所认为可以到的更高点,不得而知。)。

    倪柳的彻底分手的开始,凌志军的描述和迟宇宙的并无二致,首先是倪光南对公司在安排司机的问题上,和李勤有了一次公开的大争辩,认为给自己开车的司机不安全,并且传真柳传志要求更换司机。这一刻起,柳传志的内心,开始有了酸楚,他相信,联想,又到了确立新的领袖的时候了。

    “柳传志立刻对倪光南的(在司机问题上的)含沙射影反感起来,他认定这封信的锋芒是冲着自己来的,所以决心与自己的这位搭档摊牌。”凌志军写到。

    柳传志写了一封长信给倪光南,希望用信笺来进行摊牌和安抚,但失效了,凌志军和迟宇宙的一致说法是,倪光南并没有把这封信放在心上,他似乎依旧认为自己的这位过去把他塑造为神话的小老弟,仅仅是有点脾气罢了。

    于是,第一个“不”正式登场。在上海的集成电路项目上,在是制造“中国芯”还是继续走市场渠道的关乎联想未来的战略抉择上(当时杨元庆已经开始推广E系列家庭电脑),梦想为自己找到另外一个技术的新起点的倪光南第一次被柳传志拒绝了,他发函给倪光南和当时与倪光南在一起负责中国芯计划的吕谭平,他提出了四个在上海设立开发中国芯的设计中心的条件,并且认为一一无法达到。

    倪光南和柳传志的这次意见相左,在我看来,也许是联想历史上唯一一次在战略的问题上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最后的对话是无力的。

    在和柳传志见面讨论无果后,倪光南最后质问柳传志:“你说,我的想法怎么不对?”

    “如果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怎么办?”柳传志反问。

    倪光南说:“意见不同我也要办。”

    “一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例(第一辑):怎样在中国生存,八大品牌直率对比简介 >案例(第一辑):怎样在中国生存,八大品牌直率对比目录 > “倪柳之争”的三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