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理想主义的光芒
家的常设博览会模式开始了自己的探索。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在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全力支持下,他们在市场内先后建立起中国日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永康分中心和永康科技情报中心,设立了“科技项目馆”、“新型五金样品馆”、“国内外样品馆”,并设计研制出国内第一个“五金专利查询系统”和“五金人才项目查询系统”。

    一个完全陌生的专业市场,就这样活泼地呈现在了农民经营户们的面前。

    “技术从市场买,产品到市场卖。”这是市场创建者提出的最新的办场理念。确实,在科技与市场的联姻上,永康人已经尽心竭力了。

    永康的市场经验受到新闻界和理论界的高度评价,在市场中也可以随处收集到某些企业从科技中心获得了中意项目的新闻。

    好评如潮水,期望如高云。

    但是,建场几年来,市场的成交额却增长不快,偌大的交易现场营业房有开有闭,同数十公里外义乌市场上的冲天人气相比,这里不免有点冷清了。

    很难说他们的尝试就完全失败了,毕竟五金城目前还是全国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但是永康人的失意还是写在了脸上:

    是我们的联姻思路太超前了?

    还是我们没有找到更好的能被经营户接受的方式?或者我们在某一环节出现了不应该有的疏忽?

    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以严峻的事实困扰了今天的永康人。

    在这里,我们无意替五金城的出路寻找答案。

    我们要说的是,永康农民在这次探索中所体现出来的天马行空般的市场新思维。已堪与义乌、绍兴和南浔的农民们相媲美了。

    他们身上所激发出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正是专业市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生命之源。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专业市场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在动荡、在突破,一直在寻求更合理、更丰富的生存内涵,它总是随时势而渐变,永无定型之日。

    近年以来,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专业市场始终在寻求与其他经济要素进行碰撞和融合,以产生新的运行机能。

    我们已经看到的是:市场与工业产业嫁接,产生了绍兴模式;市场与都市商业嫁接,产生了杭州模式;市场与期货嫁接,产生了南浔模式;今天市场又企望与科技嫁接。便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永康模式。

    在浙江的其他市场,在全国的许多市场,这样的嫁接和碰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或许,永康的市场低迷是暂时的;或许,永康的探索失败了。但是,另外一群农民在另外一些地方的探索终会成功。

    谁也无法预测未来十年、二十年后,生长于乡土之上的专业市场奇葩会演变成一番怎样的景象。

    其实这样的预测也是毫无意义的。

    在浙江,每天都有市场在萎缩、在消失,有心栽花花不发的事天天都有;但同时也有新的市场在诞生、在壮大,无意插柳柳成荫的事也每每发生。浙江农民的市场之路是从一片荆棘中起步的,他们的未来,又怎么可能找得到一条现成的捷径?专业市场的明天,又怎么可能寄托在某一种既定的模式之上?

    正如他们的同乡前辈鲁迅先生所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一代农民,一直就是习惯于自己找路自己闯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农民创世纪简介 >农民创世纪目录 > 理想主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