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帝国的逻辑
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当然是最大的。据计算,当时每人每月平均食盐在三升左右,以全国人口五千万计,是一个庞大而稳定的需求市场,宋代司马光在中认为,盐的专营利益非常之大,估计占到了财政收入的一半。自此,朝廷又出现了“用饶足”的景象。

    盐铁专营的最后一个成效,则是全面地打击了地方割据力量,在经济上大大地保障了中央集权的重新形成。在管仲、商鞅之时,实施专营的目的只是为了增加收入,提振国力,而到武帝时期,则显然不仅于此。盐铁专营后,拥有上千人规模的私营生产企业不复存在,商贾豪强的隐患去除大半,而地方诸侯则被剥夺了最大的收入来源,与中央对抗的力量自然锐减。《史记·酷吏传》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赵国的冶铁业很发达,赵王多次投诉中央委派下来的铁官,张汤把他顶了回去,致使赵王对他颇是怨恨。这便是地方诸侯与中央争夺冶铁权的一个佐证。坚决执行专营政策的桑弘羊也自觉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由中央政府把盐铁专营起来,不仅仅是为了利益,还为了重归农本政策,抑制商人,拆散朋党,杜绝兼并之路。”

    除了控制住最为关键的盐铁产业之外,桑弘羊还创造性地对另外一个高营利性产业――流通产业进行了国有化改造,其手段有二,一曰“均输”,就是统购统销,一曰“平准”,就是物价管制。

    根据汉律,郡国都必须向朝廷贡纳当地的土特产,由于交通不便,这些贡品的运输成本很高,而且采购、保存十分烦杂,甚至存在各地商贾乘机哄抬物价的情况。桑弘羊就提出了均输的办法,规定所有贡品均按照当地市价,由政府统一采购,然后由官办的运输机构再运往其他不出产此类物品的地区高价出售。桑弘羊在大农丞之下设立均输令,各地设均输官,建立起一个由中央统一管理的国营商业网络。

    在大力推广均输法的同时,桑弘羊配套采取了一项新的物价管理措施,是为平准法。就是由国家来控制全国的物资和买卖,以平衡物价,它与均输相辅相成,成为中央政府控制市场、从流通领域获取利益的重要工具。史家吴慧在《中国商业史》中具体解读说,平准是“坐贾”的性质,是在物价波动时来调节商品的贵贱,购销差价较小;均输是“行商”性质,在地区之间调剂物资余缺,较大的地区差价是其获得巨额利润的主要来源。两者,一是管理零售市场,一是掌握批发环节,内容有所不同,但两者又是互相配合的。平准要靠均输来提供货源,均输而得的商品要通过平准在市场出售。平准等于均输的总经理处。均输、平准构成国营商业的统一体系。由吴慧的解读可见,均输与平准,其功能等同于物资部和物价委员会,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计划经济运作模式,1949年之后,陈云等人在中国构筑的国营商业模式与此完全类似。

    这一国营商业体系的建成,使得中央政府控制了全国的物资流通,其成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快速地呈现出来。史载,在一年时间里,两大中央粮库――太仓和甘泉仓就装满了粮食,连边疆的粮仓也有了余粮,通过均输所值得获得的赢余就有五百万匹帛。这一制度使得中央财政收入大增,连司马迁也不得不给出了一个著名的评论,“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老百姓没有增加交税,而财政则变得无比充沛。

    均输与平准的推行,同时起到了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把民间流通商人及官僚、贵族的经商途径几乎完全堵死,桑弘羊自己在阐述推行平准制度的必要性时便说,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商贾从商品买卖中无从得利。从各类史书中也可清晰地看到,自从推行均输和平准之后,再也找不到大贩运商的记载,师史、刀闲及南阳孔氏等家族都相继衰竭。

    如果说,盐铁专营和均输、平准二法使得国家有力地控制了重要的产业经济,那么另外一个法令则让全国的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简介 >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目录 > 第五章 帝国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