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中国与西方:两个世界
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本兵法书出自中国军事家孙子,比我们《战争的艺术》早了五个世纪。此后,在亚洲和西方同一主题的著作不断涌现。据这些作品反映,中国统治者遵循代代相传的价值观,依据他们的知识、文化和国家力量来治理国家、指挥攻守。企业、社会集团、家庭、朋友都遵循这些价值观。有些人受教育、周围环境或自身经历影响,有着独特的准则、态度和行为,他们也同样遵循这些价值观。
西方长期以来一直忽略亚洲大陆包括中国,对那里的风俗习惯知之甚少。因此,在几千年里,中国自己的思维方式、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区别于我们的个人主义精神——不断得到巩固。
不同的风俗习惯
想了解中国,要先闭上眼睛,忘记自己的价值观,向中国文化敞开胸襟,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对其他与自己国家有着不同思维的民族也是一样。
当前,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日渐频繁,新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在此影响下,东西方打破了往日的种种隔阂,增进了相互理解。然而,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想原则和战略立场一直以来从未统一。这是因为,试图理解对方并不意味着依附、追随,或者是采纳他们的观点,而是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允许他们的观点与我们的不同。
中国人不能很好地理解西方人,西方人也无法很好地理解中国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存在着差异。尽管当前国际商务贸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误会、不理解、认知不足和判断失误的现象。
从总体上看,“亚洲-中国”文化和“西方-欧洲”文化就像两辆在十字路口相遇的车。谁都不想与对方交锋,却都对自己的价值观、信仰、法律和思想坚信不疑。21世纪将因此迎来一个真正的挑战:相互对立——像过去一样——或是审视对方,相互交流。
所以,当中国谈论“和谐社会”蓝图或其他一些只在他们的语言和价值观中存在的字眼时,西方人很难相信这些论断的依据,很难理解他们所谓的目的,于是通常把这些话归为无聊的闲话或是布道。
同样,中国人一直以来都先入为主地认为西方世界较为理想化,在此影响下,他们也就难以效仿西方更为直接、更为切实、更为积极的观念。法国的罗曼蒂克随即成为了一种被中国人赞赏的魅力。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和中国人都有东西要学。我们要完善对亚洲、对中国的认识,更好的理解他们的价值观:这不仅仅是欣赏他们的饮食、他们的建筑、他们的经济进步、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需要试着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哲学思想、他们战略的内在意义、他们的阶级观念、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中国的思想、中国形象的文字、中国人的思维、中国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地域。
基本原则
中国思想的基本价值标准主要有:集体主义、自立自强、脚踏实地、务求实效、矢志不渝、坚强勇敢、灵活机动、谦和尊重、与时俱进、与日俱增的自信心,以亲友为基础建立的小圈子、金钱观、成功观,以及其他在社会生活中潜在的价值标准。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描述一些更加特别的方面,比如中国“不要丢脸”或者“不要给别人丢脸”这样的概念。中国还有很多的特别之处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总之,像对待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如果想更好地理解中国、与中国进行贸易活动,我们首先要学会从自己的思维模式中脱离出来,即便仅仅是短暂的独立,都会有助于我们处理好东西方二元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