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英雄,拔刀向黄狗
来,离那酒店走不得四五里路,傍边土墙里走出一只黄狗,看着武松叫。
武松走,黄狗跟着叫。
武松停,黄狗站着叫。
武松追,黄狗跑着叫。
武松大醉,本来就要寻事,更恨那狗赶着他只管吠,便将左手鞘里掣一口戒刀来,大踏步赶。
一个大英雄,拔刀向黄狗,武松开始失态,失去风度了。
那黄狗绕着溪岸叫。
这条狗,简直是如同天降,铁了心要与武松纠缠,它好像是冥冥之中被什么东西安排,要来出武松的丑。
当然,这是施耐庵的狗。施耐庵大概也是写武松,写着写着,不大喜欢他了,就放出一条狗来,与他作对。
武松沿着溪岸撵。撵得近了,武松看得真切,一刀砍将去。
十分用力,十分发狠。
却砍个空,使得力猛,头重脚轻,翻筋斗倒撞下溪里去,却起不来。
刚才他把别人丢下去溪,没想到,这么快,自己就跟着下去了。
冬月天道,虽只有一二尺深浅的水,却寒冷得当不得,爬将起来,淋淋的一身水。却见那口戒刀浸在溪里,亮得耀人。便再蹲下去捞那刀时,扑地又落下去,再起不来,只在那溪水里滚。
黄狗呢?立定了,在岸上叫。
一个英雄大汉,却和黄狗为敌!
一个打虎英雄,却被一只黄狗羞辱!
这是不是作者故意在奚落武松?
你太强了,你太要强了,最后,你连狗都嫌,连狗都嫌你。
连狗都嫌你,你会死得很惨。
应该说,武松的故事,到此就要结束了。
他的一生,以打虎始,以打狗终。
以打虎取胜始,以打狗落败终。
他的一生,真是虎头狗尾,令读者废书而叹。
接下来,武松上了二龙山,投鲁智深、杨志入伙了。后来又一起上了梁山。
武松的最后结局,与鲁智深、林冲一样,在杭州六和寺。
不同的是,此时,他已经在战场上丢掉了一条胳膊,一条左臂。
作者为什么要砍掉武松的一只胳膊?
我们看,鲁智深在六和寺圆寂之时,身体上毫无伤损,他一生多少征战,多少凶险,但是他身如完璧,完璧归寂。
但武松偏偏在最后一战中,丢掉了胳膊。
他是天伤星,一生伤人无数,于是,天也要伤他。
人伤人,乃是出于恨,是为了伤害;天伤人,乃是出于爱,是为了拯救。
人伤人,是为了杀,是为了毁灭人;天伤人,是为了生,是为了成就人。
丢掉一条胳膊之后,武松一下子心如死灰。他那一颗过分暴虐的杀心成了死灰。他从此大彻大悟,少了那一颗争强好胜之心,从此心安理得,心如止水,最终活到八十多岁,无疾而终。
武松最终的形象,定格在断臂上。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断臂维纳斯,想到“缺憾就是圆满”。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只有丢掉了,才能圆满。恰如武松,丢掉了一条胳膊,最终也才获得了生命的小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