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米兰·基督·公元387年
后的晚餐》中见到,这幅画绘在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的墙上,虽然已经褪色,但还是能看得到其中优美丰富的大量细节。

    《最后的晚餐》是一幅静中有动的画。画面构图有复杂的深意,笔调深刻而细腻无双。最突出的构图特征是透视的运用,两面墙的透视焦点是远处的地平线,而恰好在耶稣的头顶汇集,构成视线的中心。后窗上的圆拱在耶稣头顶如同光环。十二个门徒每三人构成一组,分列耶稣两侧,其中每个人的表情都不相同,有惊惶、猜疑、恐惧、辩白的神色,有人指向他人,有人在胸前摆手,从年龄服饰和肤色可以与十二门徒一一对应,每一个人都很真实。而最重要的是,耶稣的脸充满忧伤,带着超脱的宁静,而犹大身体向后退缩,脸是所有人中唯一处在黑暗中的,和耶稣构成鲜明对比。达·芬奇在自己的笔记中曾经记述过他对每个人的设计,从衣服到表情和手的动作,每一个都完全不同,细腻至极。

    《福音书》是耶稣的四位后人——马太、路加、马可和约翰,在耶稣死后60年至100年写下的,分别以他们的名字命名,记述了耶稣的出生、言行、获罪与死亡。对这四位作者的来历人们不完全清楚,但通常认为《马可福音》是最早的一部,而马可是耶稣门徒彼得的学生,因此也算是一手资料。虽然这种说法被现代一些学者否定,认为马可是一位不了解巴勒斯坦的罗马人,但经文中也有一些地方表明,马可至少是与彼得接近的人。马太和路加两部《福音书》的内容很多是由《马可福音》而来。由于这些《福音书》是在耶稣死后若干年才得以完成,只靠流传为蓝本,又缺少其他独立史料记载的印证,因而一些现代人质疑耶稣其人的真实性,不仅否定耶稣是神之子,而且否认耶稣曾经存在过。更一般的态度则相信,耶稣的神迹虽不是真的,但是他作为一个先知式的了不起的哲人,不仅真实存在过,而且确实影响了时代。

    神学与真相

    耶稣生前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尽管他的言行曾激起当权人士的警惕,但也不算是叱咤风云。导致他死亡的罪行只是在逾越节在耶路撒冷的神庙引起混乱,比起同年代带领大规模反叛的犹太领袖,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在当时,反叛的犹太领袖人数众多,出名者也多,例如第二次犹太战争中著名的反抗领袖巴·柯克巴,与他们的功绩相比,耶稣的事迹并不突出,但耶稣的后世追随者比那些风云人物都多。这是为什么?

    米兰是一个重要所在。

    米兰是基督教发扬的地方。之所以这样说,除了《米兰敕令》和官方修订国教这两件大事,还有两个人是至关重要的。一位是米兰的安布罗斯大主教,另一位是基督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他们二人和君士坦丁堡的圣经翻译家杰罗姆并称为基督教三博士。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追随者甚重的大人物,也不乏声称自身拥有神谕的民族领袖,然而其影响力能穿越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上不外乎寥寥几人。基督教从一个以个人魅力和门徒追随为基础的小小流派,发展为一门影响深远的学说,其间的改变和理论拓展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孔子的门徒记载了他的言语,而后世儒家又拓展了其中的理论,基督教的体系也由门徒记录的言语和后世哲人拓展的理论组成,尤其是后者,没有这些,就没有基督教的发展。罗马的保罗和米兰的奥古斯丁是最早的先驱。

    从耶稣的一些只言片语看,他预言了上帝的天启和审判即将到来,届时将天下大乱,而上帝的现身将给信徒以公正的永生。耶稣预言了世上将建立新的国度,十二门徒将拥有统治十二个国度的权柄,而最后的审判将惩罚不虔诚与不正义。这样的预言是最初信仰的基础,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最后的审判仍然没有到来,预言本身开始受到动摇。善与恶是否能各得其果是人们困惑的焦点。而与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时光里的欧洲简介 >时光里的欧洲目录 > 米兰·基督·公元3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