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教会·公元1261年
己的灵魂。它的灵魂由它其中生活着和生活过的人的灵魂组成,它塑造着他们,他们也塑造着它。这些人来了又去,消失在尘埃里,然而他们的灵魂却作为它的灵魂的一部分,永远萦绕在透明的空气里。
罗马的空气萦绕着艺术家的灵魂。这座城市自古就不乏人头攒动,街巷常挤得水泄不通,然而它却有一种透明的力量超越人群。在它永恒的喧嚣拥挤和人来人往中,在游客、商贩和朝圣者组成的队伍中,你却不觉得吵闹,能感觉到一种奇异的难以言传的宁静,似乎一个人坐在空旷之处,周围的声音都消失了,只有一种静默在头顶俯瞰。
这是凝结在空气中的面孔给人的安宁。那些大理石中的面容动感,然而他们定格在时间的一瞬,笑容和悲苦都静静凝结,留下属于静默和永恒的瞬间。他们的静默构成城市的静默,即使游人再多,罗马仍然是寂静的城市。
罗马是贝尼尼的城市。这个优雅的天才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留下雕塑。贝尼尼生活在17世纪,他很小就被称为神童,长大后受教皇的聘请,成为当红的建筑师和雕塑家。他年轻、优雅、才华横溢、举止自律,他接受了一连串改造城市的任务,在罗马的各个角落刻上自己的烙印。他装饰过教堂,设计过广场,给城市的喷泉加上雕塑。他的作品生动、饱满、姿态鲜活,总能抓住瞬间的动感。他雕塑的人物面容充满情绪,身体的肉感有如真实。他有一种魔力,让大理石呈现出奇妙的肌肤的弹性和布的柔软飘逸。
在罗马的许多角落我们见到贝尼尼。在圣阿格尼斯教堂前的广场上,能见到四河喷泉,四位河神代表四条大河,强壮而动感的河神后仰,举手挡住天空,表情惊愕。在维多利亚圣母堂,能见到著名的雕塑《圣特雷莎的狂喜》,虔诚的修女露出沉醉的迷狂,沉醉于对上帝的虔诚,而丘比特的金光带来上帝的爱。在波各赛美术馆中可以见到《阿波罗与达芙妮》,阿波罗轻轻触碰达芙妮,达芙妮在那一瞬间变成月桂树,达芙妮手指化为树叶,面容惊恐,人物似乎要向天飞去,像要超越大理石的重量。还有《强夺珀尔塞福涅》,冥王的手指陷入珀尔塞福涅的腰和腿,按压之处有如柔软,简直让石头有了血肉的光泽。
贝尼尼一生的对手巴洛米尼同样也是天才,他和贝尼尼虽然相互不睦,却在一生的竞争中相互促成了对方的天才。他们共同创造了巴洛克时代的罗马,正是他们使罗马成为罗马。巴洛米尼设计了洁净、朴素的白色圣卡罗教堂,线条弧度优美,几何感十足,贝尼尼设计了华丽典雅的金色圣安德鲁教堂,着色浓密,布满戏剧化的雕塑,令人眼花缭乱。四河喷泉中用手遮眼的河神正对着巴洛米尼设计的教堂,有人说这意味着贝尼尼对巴洛米尼的嘲讽,这是天才对天才的戏谑,他们的竞争留下了最美的城市。
罗马是卡拉瓦乔的城市。与贝尼尼的风度翩翩不同,卡拉瓦乔是天才的另一个极端。他突然出现在罗马,一边工作一边执剑浪迹,他出没在酒馆、妓女、赌徒中间,因诽谤而被人逮捕,被教皇庇护之后,再一次因为与人斗殴杀人而被通缉。他一路逃亡,在通缉中绘画,在被追杀中死去。他去世的时候仍然年轻。他只画了十多年,却影响了整个巴洛克时代,影响艺术史。卡拉瓦乔是光与影的大师,他笔下的场景总在一半光明、一半黑暗中,大面积黑暗让人陷入惊恐与沉思,光线焦点揭示出画的主题,让人震动又惊讶,充满对比的张力。在卡拉瓦乔之后,无数画家试图效仿他的风格,以至于整个17世纪的意大利绘画都能见到大面积黑暗与戏剧化的光源。
在弗朗切斯圣路吉教堂,能见到卡拉瓦乔的两幅著名的作品。其一是《马太的召唤》:在平凡破落的酒馆中,老人、孩子、戴羽毛帽子的骑士围着桌子坐着,耶稣隐在暗中,英俊的面孔被帽子遮挡出阴影,但目光凝注,马太用手指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