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后是陷害他。她曾经无数次在太宗面前诬告他谋反,若不是皇上明察秋毫,他怕是已经死过多少回了。然而她今天,她今天却是货真价实的谋反……
房遗直缓缓地抬起头。他平静地说,公主无中生有,为的是掩盖她谋反的行径。
那审宫骤然间大惊。他问遗直,你怎么啦?你有证据吗?
我已是垂死之人。我不想讲半句假话。高阳公主他们确实在密谋造反。
说得详细一点。那审官眼睛发亮,遗直兄,这些可能会救你一命。你再说得详细一些。
他们李氏宗族一帮人多次聚集在高阳公主家中,密谋推翻长孙无忌,逼迫高宗退位。
房遗直说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想从此要杀要砍就再也由不得他了。这是他最后的挣扎。他挣扎过了。他为他的生命挣扎过了。今后即便死,也死而无悔了。
此话当真?审官问。
千真万确!
那你得救了。审官草草地卷起内衣,对房遗直诡秘地一笑,我会尽力为你争取的。
房遗直点头不语,心里说,你也可以再晋升一级了。
那个实际掌握着永徽初年唐王朝政权的国舅长孙无忌终于出场了。
当唐太宗为他在嫡子中选择王位继承人而煞费苦心、举棋不定的时候,长孙无忌向太宗力荐当时正做晋王的三嫡子李治。本来同是承乾、青雀、李治舅父的长孙无忌,之所以排斥掉比李治出色的两个同为嫡子的皇兄,就是因他看中了李治易于控制的懦弱。长孙无忌作为也曾同李世民一道出生人死的王朝老臣,也是爱着大唐江山的。他并没有篡夺李氏王朝的野心,他觉得唯有同未来的皇帝密切合作,才能够保住这大唐的基业。李治被册立为太子,终使长孙无忌如鱼得水。
长孙无忌可能确实不是那种企图篡夺江山的贼臣。他只是想对大唐杜稷负责任,只是想对已澶然长逝的唐太宗负责任。他始终铭记着太宗死前怎样声泪俱下地把太子、把这大唐的江山托付给他,所以他才格外殚精竭虑地辅佐高宗李治。
其实自从治被立为太子,国舅长孙就看出唐宗室中很多入对治的轻视。由轻视到胡生谋反之心。而在这众多的宗室王爷中,长孙无忌最怕的就是吴王李恪。当初唐太宗想册立杨妃为皇后时,长孙无忌曾鼓动群臣极力反对,并获成功。长孙无忌阻止杨妃当皇后其实就是为了阻止李恪当皇帝。惧怕恪是因为他深知恪才是最优秀的皇位继承入。一旦恪为君王,便不会任用他长孙无忌。幸好恪是隋炀帝的外孙。幸好当朝不能复辟到前朝。尽管恪已被排除到王朝之外,长孙无忌还是对远在吴国的恪心怀戒心。因了那种种血缘的复杂关系,恪便天然地成为当朝皇帝、特别是长孙无忌的敌人。
使长孙无忌寂寞的是,那个令人惧怕的吴王李恪竟毫不觊觎这京都长安的皇位。每每赴京,总是来去匆匆。就是前来为母亲杨妃送葬,他也是一从昭陵返回就连夜离开长安。长孙于是更加恐惧吴王。苦于找不到能将李恪置于死地的理由,甚至连一丝谋反的蛛丝马迹也无从发现。于是长孙反倒坐卧不于,如惊弓之鸟,反倒觉得有一股看不见的暗流在动摇着李治的皇位。
长孙想不到密谋造反的竟是高阳公主、房遗爱和荆王那群无能之辈。尽管如此,也总算给他送来了一个杀伐异己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