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 读音小议
    念白话文,读音有对错问题(以普通话为标准,下同)。错有多种情况,其中重要的一种是:同一形体(如“间”)有不同的读法(jiān,jiàn),应该读那种的时候(如晴jiàn多云)却读成这种(晴jiān多云)。这类读音对错问题是现在通行语言里的问题,本文是谈文言,可以不管。

    念文言作品,有些字读音怎样算对,怎样算错,问题很复杂。为了今天有用,可以把问题简化。一、我们可以不管古音或旧音问题。因为:a.搞不清楚。譬如说,孔子总念过“关关雎鸠”吧?那究竟是什么韵味?恐怕很难摹拟。等而下之,到唐朝李杜,当然也要念,什么韵味?我们只知道必不同于孔子,可是也很难摹拟。b.即使能够搞清楚也没有用,因为我们要用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读。举例说,数字“一”“七”“八”“十”,旧音都不读平声,现在都读平声了。又如“日”“月”“木”“肉”,旧音都是入声字,现在词典都注去声了(汉语拼音也没有表示入声的符号)。二、文言典籍中有很多字,现代汉语不用或几乎见不到了,怎样读音,可以靠《辞源》《辞海》或《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一类书确定,自然不会因为望文生音而致误,这里也可以不管。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些字,现代汉语中仍然常见,可是文言中的某种用法,照旧习惯要另读的,如“女”读rǔ,“内”读nà;“(口)占”读zhàn,“王(天下)”读wàng;“(矛)盾”读shǔn,“(大)乘”读shèng;“浅浅”读jiānjiān,“丁丁”读zhēngzhēng;“(皋)陶”读yǎo,“龟兹”读qiūcí;“可汗”读kèhán,“南无”读nāmó;等等。这类字,容易望文生音;是不是望文生音一定算错呢?还是有的算错有的可以不算错呢?很明显,如果望文生音可以不算错,讲读文言就可以少一些负担。这个问题很不简单。此外,还有个牵涉更广的问题:文言是旧时代的事物,读音完全不顾旧习惯行得通吗?问题大而多,决非一两个人的片断想法所能解决;这里只想分析一下问题的大致情况,以期讲读的时候能够心中有数,或者进一步知道如何取舍。

    二

    我们可以先从“负担”谈起。没有负担比有负担轻松,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但是分析问题不当这样笼而统之,因为负担也会有质的不同:有的是无谓的,有的是必要的。无谓的可以扔掉,必要的不能扔掉。就某字的某种用法须另读说,如果放弃此另读会引起误解或招来不便,这个另读,作为一种负担说,就是必要的,反之是无谓的。这个原则容易说,估计也容易取得多数人同意;困难在于用它去甄别具体的字。臂如说,我建议此后读《孟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就读阳平好了,估计我的学生会同意,我的老师就未必同意。万一意见不同,处理得都心平气和还是困难的。

    不过,减轻负担,作为处理文言读音的一个原则,还是可取的,甚至是不得不取的。何以言之?有事实为证。一、有些字的另读过于琐细,维持它像是很别扭,大家早已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如“出使”“治国”“慰劳”“忠告”,现在都照字面读,而不读出shì、chí国、慰lào、忠gù了。二、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审异读词的时候,碰了一点文言的边,已经用了减轻负担这个原则。如“(操)行”读xíng,不读xìng;“(不)胜(枚举)”读shèng,不读shēng;“(口)吃”读chī,不读jī;“叶(公好龙)”读yè,不读shè。(可惜没有扩而大之,把现代汉语里不见或罕见的文言另读也用这个原则清理一下。如果这样清理了,讲读文言的人就可以轻装上阵,那真是功德无量。)三、辞书也已经悄悄地用了这个原则。以《辞海》为例,遇到某字文言另一用法另读的情况,多数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文言津逮简介 >文言津逮目录 > 二 读音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