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可见所谓应该不学,我的体会,话只是说了前一半;更重要的是后一半,要有适当的办法补救,这个办法必须提出来,讲清楚。不然,就算是杞人忧天吧,想到若干年之后的情景实在不能不忧虑。就目前说,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通文言的人,大部分是年过半百的,连这部分算在内,数量还是有限,如果此后都不学了,五十年以后会是什么情景?很可能是大量的文言典籍在书库中高卧,没有人利用。另一种是,不管由于什么原因,现代人研究现代的学问,处理现代的事务,写现代语的文章,还常常离不开旧的;不要说不会,就是似通非通,也常常会出毛病。不久前看某报,碰到一篇证明六月可能下雪的文章,想是为关汉卿剧本中像是不合理的六月雪辩解,用意很好,引的证据大概是《明史·五行志》吧,说某年某月某日曾“雨雪”,引文后作者解释说,可见那一天是下雨之后又下雪,这是把应解为“降”的“雨”误解为风雨的“雨”了。专说这一个字是小事,但推而广之,用旧而多误就是大事了。总之,谈起文言,都不学总不是办法。
四、路在两极的中间
都学,办不到,都不学,不应该,适当的处理办法当然只能是,一部分人学,一部分人不学。哪一部分人学,哪一部分人不学,有比例问题。定比例,或估计比例,要根据许多条件,由一般人的文化程度、社会风气、教学方法直到出版情况等都是,心中无数,难于悬拟。但鉴诸往而知来者,设想学的人数比不学的人数少,甚至少得多,大致不会错多少。其次是落实到个人头上的问题。比如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人,比例已定,是十分之三学,十分之七不学,根据什么原则,用什么办法,把十个人分为学与不学两类?这又要考虑许多条件,如资质、兴趣、学业或行业需要、学习过程的迟速、造诣高低的可能性等都是。这些条件都不是短期内能够测定的,特征要在某种措施的过程中慢慢显示出来。为了容易说明底里,举两个同年龄的儿童为例。他们在同一位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读的语文课本中有文言教材,课外,老师还给他们介绍一些浅近的文言读物。学的过程中,渐渐地,甲儿童表现为有兴趣,因而收获大,进步快;乙相反,不愿意念,收获很小。过些时候,前程也渐渐明朗,甲想学本国史,乙想学计算机,其他情况的表现也有类似的情形。这样,不管由谁下结论,就可以大致断定,甲可以或应该学文言,乙不必学。就整个社会或全国说,经过试验、测定,结果是一部分人学,一部分人不学,这就是不能不走的中间的路。
五、自选的教学制度
实事求是,应该说“先尝后买”的教学制度(当然是只就学文言说)。儿童上学之前,文言是什么,不知道,愿意学不愿意学,更不知道,所以选定之前,应该让他们先尝尝,辨别一下滋味。这尝尝的机会,主要是由学校供给。怎样供给?当然要以课内为主,但也不可轻视课外,就是说,不只课内要讲一些,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读一些。至于时间,我的意见,学语言宜于早一些,比如小学高年级念一些,初中提高,念一年或两年,算作尝的阶段。尝完了,根据学生自己体察的滋味,以及还不十分明确的志愿,结合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决定买还是不买。买,继续学;不买,从此,或暂且与文言告别。这个决定相当重要,直接的影响是会不会文言,间接影响是将来大致要走哪一条路,或难于走哪一条路。这是个关键,不得不慎重。求慎重,尽量少出差错,要在措施的各个方面求万全。当然,在各方面之中,教师的水平和教法也许关系最大,可不多说。
六、分科或选修
先尝后买的结果是:从某个时期起,比如初中二年级或三年级,有些学生继续学文言,多数学生不再学,很明显,学制必须适应这种情况。只要能够满足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