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还要继承,但由选定的极少数从事某种专业的人专任,臂如有甲、乙、丙、丁几个人决定学文献专业,那就只让这几个人学文言,其他都免修。这种想法的好处是经济,但有问题。(1)什么时候开始学,推想不能不在选定专业以后。这就会出现两种不合适:a.与学语文的规律背道而驰。学语文,早比晚好(接受能力强),时间拉长排匀了好(积累得多,刻印得深),选定专业之后学的办法正好相反,是晚学,突击,效果难免要差。b.这是急来抱佛脚,难免想用而用不上。(2)以学本国史这门专业为例,就绝大多数学生说,正常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先接触相当数量的历史著作和文献资料(其中自然有不少是文言的),然后因熟悉而产生爱好,于是选定;而不是倒过来,先凭一时的灵机一动选定,然后培养爱好。先选后学是因果倒置,其影响是减少了学生选定的自由,增加了走向哪条路的机遇性。(3)另一个大问题,这就会使相当多的某些专业以外的人失掉学会文言的机会。就整个国家说这是个不小的损失,就某些个人说这是个很大的损失。(4)很明显,这样一来,此后会文言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就一定不好吗?这个问题太大,难于争论出个人人都首肯的结论。我只想说一下我个人直观的意见是,如果两种可能(较多的人会,较少的人会)都有,我是宁愿走前一条路的。
九、少学的调和办法不妥
就中等学校说,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学生对文言没有兴趣,也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而学的结果,一般说是成绩很差。学文言简直成了不必要的负担。但大声疾呼,说从某时起就不再学,这个变动太大,实在不好出口。这是因为老路子的力量既复杂,又强大,说复杂,是因为来自各方,其中有传统,有既定制度,有各界人士,合起来就成为强大。但力量无论怎样强大,不能改变费力不讨好的事实,怎么办?办法可以有很多,其中一种是《孟子》改“日攘一鸡”为“月攘一鸡”的办法,“少学”。我的感觉,这用的是近于劝架的策略,为了化拳头为沉默,且不问张三和李四谁直谁曲,暂求张三让一些步,李四也让一些步,于是骂声停息,像是一切问题都没有了。但实际是问题并没有消失。这只要一想就可以发现,结果必是:白费的精力减少一些,这用财务的术语说是“盈余”,但同时,学会的可能也减少一些,这用财务的术语说是“亏损”,盈余碰亏损,出入相抵,所以是变了等于不变。我的想法,在这件事上不宜于调和,而是应该走极端:一端是学,学就学会了;另一端是不学,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其他有用的地方。
十、学文言究竟难不难
学文言的大部分问题来自“难”字,究竟难不难?我的想法是,也难也不难。关键在方法。方法取其广义,包括选择读物和时间安排等。有人说,学文言比学外语还难。这大概是从学外语一年半载可用、学文言十年八年难通方面考虑的。一年半载可用是低要求,通是高要求,放在一块比不公平。如果要求的等级相同,我不同意学文言比学外语还难的说法,因为文言和现代语“都是汉语”,只是有祖孙的不同。祖和孙是两个人,但是有血缘关系,直截了当地说,是两种语的词汇语法系统有血肉联系。中语和外语就没有这种联系。以我的一点经验为证,我第一次读是在小学中年级,开卷第一篇《考城隍》,字我认识,意思我懂,因为这同“考学生”是一个类型。到高中阶段,已经学了三四年英文,碰到原本,翻开试试,不成,这是因为两种语言没有血缘关系。还可以举个旁证,清朝有一位女作家,忘记名字了,据说是对着弹词听人唱识了字,然后广泛涉览,就通了。如果是外文,即使非绝对不可能,总要难得多吧?言归正传,方法对就不难,所谓对是什么方法?说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熟能生巧”。学会语言靠熟,是以语言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