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附录二
如下。(1)规律是概括的,远没有上面提到的由多读而来的种种模式那样细,所以常常不能凭规律确定某一语句究竟是什么意义。(2)到目前为止,所谓语法规律,我们的研究还粗糙得很,有例外,也难免错误,现代汉语如此,古汉语尤其如此,这就难免诚心礼佛而佛不显灵。(3)烦琐,艰难,最容易使学生甚至提到文言而生畏。(4)把时间占去,自然更难多读。(5)以事实为证,由多读而学会文言的人为数不少,似乎还没见过哪一个是少读只靠钻研规律而就学会的。我说这些,并不是反对讲文言的词句知识,而是主张应该辨本末,分轻重,排先后。我总认为,应该以多读为主,理性知识为辅,为主的要多用时间,排在前头。这一节说的话比较多,其实只想说明两点:(1)用适当的方法,学会文言并不难,时间拉长些,负担也并不重。(2)现在学文言大多失败,是因为无兴趣,无读书习惯,不勤,而想下小网得大鱼。

    十一、与学现代文的关系

    前面提到主张不学文言的理由,其中一种是会影响学好现代文。是不是这样?解答之前,我们要知道,由现代文引起的对文言的态度不是一种,而是两种。这有如发源于同一座大山的两条河,起点一致,流下去却方向不同。一种是“不学”派,说学了文言(主要指青年学生),对学现代文非徒无益,反而有害。另一种是“学”派,说学会文言对写现代文有帮助,甚至说,想写好现代文,非通文言不可。两种意见针锋相对,究竟谁是谁非,又是个非简单的“是”“否”所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不能不分析。拙作里有一篇《文言问题》,其中一部分就是分析这个问题的,择要抄录如下。

    学文言,大致通了,对写现代语的文章有没有好处呢?很难说。概括地说,应该有些好处,因为就表达方法说,文言词语丰富,行文简练、多变化,这正是现代文需要吸收的。吸收,有时候是无意的,正如学现代语,某种说法熟了,会无意中从口中笔下冒出来;也可以是有意的,举个最细小的例,因为通文言,就会避免用“涉及到”“凯旋而归”之类的说法,因为了解“及”就是“到”,“旋”就是“归”,用不着叠床架屋。至于具体说,有没有好处就不一定,因为所谓吸收,还要看怎样吸收。简单说,“化”入好,“搀”入就未必好。化入是不露痕迹,现代语的文章里有文言来客,看起来却像一家人。搀入不然,是硬拉些文言词语,以求文诌诌(有些扭捏的写景文就是这样),结果像是缨帽与高跟欢聚一堂,看起来很别扭。能化不能化,与对文章的看法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语文程度的高低,高就容易化,低就不容易化。如果这样的看法不错,文言对写现代文大有助益的主张,其对错就容易判断,是:必须学通了并善于利用才能有助益,反之就不成。所谓善于利用是:(1)对于文言的优点确是有所知,有所得;(2)能够有意或无意地化入现代文。再看看另一种意见,学文言对写现代文非徒无益,反而有害。学通了,有益,上面已经说了;问题在于学而未通是否有害。害主要有两种。一种学文言占去学现代文的时间,以致现代文学不好。这大概是就中学说的,课文中有文言教材,讲、读,都要占用时间,如果不学文言,学现代文的时间可以增多。这是事实。问题在于现代文学不好,是不是因为学文言占去时间;如果把学文言的时间加在学现代文的时间之内,现代文是不是一定能学好。如果我是语文教师,去掉文言之后,要求现代文必通,我不敢立军令状,因为照现在课文的文白比例,变文为白,学习的时间不过增加三四分之一,只是增加这一点点时间,就能变不通为通吗?我的看法,学生现代文写不好,原因很多,比如读得太少,所读之物有些并不高明,读法不恰当,写作练习不得法,等等,学文言即使应占一项,恐怕不是主要的。另一种害是文言搅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文言津逮简介 >文言津逮目录 > 附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