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血溅皋兰铁桥头
成员,却没有参加定西的军事会议,亦没有亲到兰州领受作战任务。一应大事均由马鸿逵的儿子马敦静抛头露面。马敦静的身份是宁夏兵团司令,是可以给卢忠良发号施令的人。卢忠良的战功再大,终归屈身人下。他只能谨奉主子的旨意去操持一切,名为“管家”实则“家奴”,这双鞋子有多挤脚,只有卢忠良的脚指头知道。
现在是非常时期,卢忠良不得越雷池一步,只有静静地守候在宁夏境内,等待马鸿逵从广州带回世界大战的消息。
马鸿逵在广州一直挨到8月19日才飞回宁夏。他不但给卢忠良带回了世界大战的消息,还带回一份共产党的宣判——他自己已被中共宣布为战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更加渴望着第三次世界大战早一点爆发。跟卢忠良一见面,他便梦呓般地宣称:“人家美国多厉害呀,原子弹大的小的都准备好了,大的大地方放,小的小地方放。世界大战快打起来了!”
兰州已经无可挽回,但宁夏还得静心地等待,这是摆在马鸿逵面前最基本的现实。马鸿逵知道这种“等待”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因而唯一可做的便是备战。他将所有的保安总队、保安师加以改编,通通隶属于正规军。这样,在原来两个军的基础上,硬是挤出一个“贺兰军”。取岳飞《满江红》一词中“踏破贺兰山阙”之意。他说:“万一失败,我就把队伍拉到贺兰山打游击!”
8月20日,马鸿逵放弃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机会。这一天,他接到傅作义的电话。
“少云兄,还记得你前次托人与我谈起的事吗?天下大势摆在这里,此时不举更待何时?”傅作义希望马鸿逵能自己回忆起曾托人向傅所提的投诚之意。他的声音响脆、清朗,显然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委托,有着鲜明而强有力的背景。
马鸿逵干巴巴地咳嗽了两声,说:“此一时,彼一时,我现在是共产党的战犯……”
傅作义说:“战犯不战犯,在于你自己的表现。如果你放下武器,接受新政权,人民会原谅你的。”
“笑话!我要谁的原谅?我马鸿逵扪心自问,对得起西北父老。”马鸿逵的话硬邦邦的,像丢石头一样,“我生为党国,死而无憾!”
傅作义问:“你说话这么噎人,蒋介石给了你什么好处?非得替他卖命,非得打下去不可?”
马鸿逵沉吟半晌,绕开答道:“军人守土有责。我只是尽我军人本分,非打不可,有一枪打一枪!有一弹打一弹!”
“要是打不了呢?”
“走呀!”
“走也走不脱呢?”
“那我就死呀!”
傅作义长叹:“没想到你糊涂到这个程度!我已无话可说。那么,你好自为之……”
“人各有志,你也好自为之……”马鸿逵率先撂下了电话。
这一天,解放军第二兵团许光达部和十九兵团杨得志部,已经顺利地进抵兰州城郊,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兰州。
摆在许光达和杨得志面前的,的确是个坚固的堡垒。作为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的枢纽,兰州防御工事的根基由来已久,到抗日战争,国民党又大规模地兴修加固,主要阵地全部浇铸了钢筋水泥碉堡,形成环环相扣的碉堡群。阵地的外斜面上,均有一到二道环形的人工削壁,壁高六至十米。因为下面立足的地方狭窄,且有一两层三至六米深的外壕,壕与壕之间又有暗壕和野战工事,所以要想攀援削壁是极为困难的,更何况在削壁的半腰,还暗藏着侧射机枪火力点!此外,阵地前沿的地雷与铁丝网也敷设得相当密集,用青马士兵的话说,“蚊子都飞不进去”。马步芳敢于在短期内把部队撤到兰州设防,敢于吹大牛说兰州是座“铁城”,多半是倚仗着这些工事。
当然,也有地形条件。兰州南有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