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2)
在宾馆里发狂的绝望的等待:“太阳此刻正在西沉,阳光在广场上,在粗大的石柱上,在剧院的台阶上闪耀着。”“他等待着……他等待着夜幕降临。他等待着玛丽的脚步声在门前响起,等待着见到她的面容,她的声音。她会来的,然后……他不再怀有把她留住的希望,他知道她要走的。他还会等下去……等黑夜过去,等太阳出来,等枕头上她睡过的地方变冷。”读到这样的文字,谁能不潸然泪下呢?
像所有的传统小说一样,以心理描写、人物刻画见长,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人物描写上更具功力,作者往往寥寥数笔就能把一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给人一种妙笔生花的感觉。我们不妨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画她笔下人物的:描写又老又病的洛朗 · 达格尔纳时,她这样写道:“这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的男人,面色苍白,眼神疲惫,深陷的眼眸似乎是朝里面转的,对现实世界漠不关心,这种眼神显示出他是一个快要死的人。”描写洛朗 · 达格尔纳的妻子、一个辛苦地做继母的女人:“她长着一个又瘦又直的大鼻子,一双深陷在眼眶里的忧郁的眼睛。她那天生干燥的皮肤从来都没接触过脂粉,就像因缺少食物而营养不良一样。她的容貌并不缺少姿色,但却过早地憔悴了。”描写老谋深算却毁在女人手里的银行家阿贝尔 · 撒拉:他“显得年轻、消瘦,一头黑发,只有胡子是灰色的,而且很稀疏。他的脑门很高,向后倾斜着,鼻子很大很肥厚,鼻孔特别大。闪光的镜片光遮住了他的目光”。而极富表演天才的财政部部长卡里克特-兰昆“还很年轻,个子比较矮,肌肉结实,一头黑发在前额上梳成拿破仑那样的发绺,双目炯炯有神,就好像它们只会映照出外面的世界,而决不会暴露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任何秘密一样”。再看看银行倒闭前后的丽丝 · 撒拉的变化,之前她“非常温柔,她很细腻、善良,那些只经历过幸福氛围的女人才有的善良。她的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动作放松、自然,很是迷人”,而银行倒闭、撒拉自杀后的她“就像暴雨过后牛奶会变酸一样,这场风暴也使她变得尖酸刻薄。从前慷慨、花钱如流水,现在却一块糖、一块旧布都斤斤计较。让-卢克跟她争了很久,才终于使她同意给亡夫买一块墓碑”。而对主人公让-卢克的描写则贯穿了整部作品,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分鲜活、有血有肉的人物。
是一部颇具司汤达风格的小说,它以柔美的故事,敏锐的观察,生动的细节,诙谐的语言,纯静冷峻的笔调,悲天悯人的情怀,生动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如实纪录了大萧条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痛苦和迷茫,塑造了一个在摇摇欲坠的世界里疯狂地向深渊奔跑的人物形象。作者对于人性人心的恶毒阴险、人类感情的复杂多变和人类命运的冷酷无情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作品的成功更在于它描写的是那个疯狂的年代,疯狂年代滋生的狂热激情和幻灭的希望。伟大的作品是超越时代的,这部作品的现实性使它历久弥新,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也不无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