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4、何冠英说:“重振山河、光复华夏的期望,只能托付给后生们了。”
    三月初九这天,青岩富商王老楞的一个亲戚打发女儿出嫁,他应邀去省城吃喜酒。

    亲戚家住在贵阳苏家巷。王老楞送上一份厚礼,又和其他亲戚一起坐了酒席,便客客气气地告辞走了。这时,太阳往西斜去不过一巴掌宽。王老楞目测了一下,估计现在大约是下午的未时与申时之间。

    他想到回花格闹也没什么事,便打定主意今晚在省城住上一宿。

    这段时间,全省各地就像约好了似的,到处都有人在起事造反,世道给搅得乱哄哄的。这一乱,来省城的客商就少了;那些逃生的难民又住不起客栈,都是在人家屋檐下东一堆、西一堆地露宿。王老楞的客栈生意很差。

    王老楞走出苏家巷,顺着福德街(富水北路)往北面小十字方向走。

    他打算去江西会馆看戏消磨时光。才走出几步,他就见对面走来了一个驼子。那驼子一面走,一面很吃力地偏着头,用那心不在焉的眼神,瞟着两边的店铺。

    “赵包包!”

    路直、街宽、行人也不算多。王老楞这头刚一喊,那头的赵包包就看见了他。

    赵包包急匆匆紧走几步,很快凑到王老楞跟前:“哟,王老板,这么快你就吃完喜酒了么?我家叔,他正想找你咧!”

    赵包包是赵国澍的远房侄子,他在“石坊团”当勤务兵兼马夫。

    若是论年龄,他比赵国澍大了一岁多,但是,因为赵国澍的辈分比他高——更主要的是赵国澍的家境比赵包包的家境富裕得多,而且也时常给他一些细细软软的小便宜,所以,赵包包从小就把赵国澍“叔”呀“叔”地喊得怪亲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叔”便也越来越顺口了。

    “嗨……你们咋晓得我是来吃喜酒?”王老楞心里暗暗嘀咕道:

    赵国澍这么急着找我干什么呢?

    赵包包故作神秘地咧嘴一笑,没有正面回答他。

    王老楞问他:“畏三呢?”赵包包说:“才从府衙出来。他叫我到苏家巷找你。现在他可能去了六洞桥。”

    “那我先去车家巷。”王老楞说,“你给畏三讲,我在车家巷‘江西会馆’等他。”赵包包应了一声,扛着那驼背走了。王老楞也赶紧往北门方向走。

    江西会馆位于北门西侧,在车家巷对面。

    从六洞桥提督衙门出来,赵国澍听说王老楞在“江西会馆”等他,便叫赵包包他们几个先回去,自己一个人去了“江西会馆”。

    今天,他表面上悠哉游哉,其实却心急如焚,愁肠百结!

    去年,上苍好像对赵国澍格外开恩,仅四五六三个月他就数喜临门。

    第一喜,赵国澍以军功获候补知县衔;第二喜,“石坊团”扩编增员;第三喜,陈氏生下了他们的长子。贵阳知府何冠英还亲自给畏三的儿子起名“以焕”。

    当时,“石坊团”刚从黔北撤回不久,何知府来青岩堡巡视团务。

    与何冠英同行的,有两位官员,一个是协台大人——即提标定广协副将特克慎,一个是广顺州知州。满族武官特克慎红光满面、膀大腰圆、长相凶恶,一开口就咬牙切齿的,看去简直就像一个穿错了官袍的屠户;同行的知州大人,就是当初用“黄帖”敲诈过赵国澍的那个福连。如今,他在赵国澍面前很是知趣,不敢再像以前那么张狂。

    知府何冠英时年五十八岁,头发花白、面色浮肿,弃轿步行稍微走几步,就不得不停下步子,张开嘴巴喘几口长气,旁人一望而知其身体虚弱。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何知府说话、做事都不紧不慢,于委琐中显出吃力的谦逊与随和。畏三本来不喜欢何冠英这种病恹恹的官员,后来,当他听说何知府是民族英雄、前两广总督林则徐的门生,于是对其刮目相看。

    何冠英,字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清血地简介 >大清血地目录 > 14、何冠英说:“重振山河、光复华夏的期望,只能托付给后生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