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回 桑榆暮景落叶归根 推心置腹临终托孤
馨叶的音容笑貌,还有她被追杀时惊恐万状的乞求眼神。“小馨叶还活着吧?”振承惴惴不安地在心中问道。

    这几年,馨叶她们始终在惶恐不安中度日,她们亡命天涯,不知何时何地才是尽头。

    算起来,她们在太原城外的山圪待的时间最长,长达半年之久。二姨每天凌晨外出化缘,落黑回到破窑洞,带回少许斋饭。二姨不带馨叶外出化缘,馨叶呆破窑洞里背书写字,如果遇到外人闯进山窝,立即把书本纸墨藏好,穿上破衣烂衫,扮成乞丐。日子过得好寂寞,突然有一天,二姨对馨叶道:“明天随姨一道去化缘。”

    凌晨随二姨一道起床,一个背一只褡裢,沿着崎岖的山路下山。上了大道,天蒙蒙亮,太阳浑黄一圈,软乎乎的像个蛋黄。二姨没说去哪,脸色始终是那么阴沉。馨叶没敢问,心里充满了好奇,凭直觉猜想有事情将要发生。快到太原府,二姨抓了把黄土抹馨叶脸上,也在自己脸上抹上黄土。她们走进小食摊,在矮板凳上坐下,要了两碗羊杂碎和两只大馍。躲在窑洞里忍饥挨饿,羊杂碎还没端上桌,馨叶的嘴唇没关住口水,哗哗地从嘴角流了出来。二姨瞪馨叶一眼,没笑,倒把老板和老板娘逗笑了。吃过羊杂碎泡馍,顺着人流进了城门,再往前走,人山人海。二姨牵着馨叶的手往前挤,馨叶终于看清了,是书中提到的法场。馨叶和二姨也遇到过行刑杀人,二姨不让看,这次特意带馨叶看,馨叶猜想与她们家的仇人有关。

    法场戒备森严,连街道两侧都站满官兵。须臾,一辆囚车从街道顶头出现,死囚是山西巡抚高瑜琛,六十多岁,发辫散乱,目光呆滞无神,早没有二品大臣的威风。旁边的几个民人轻声议论高瑜琛:“他收受监生贿赂,地窖里挖出三大箱银子。”

    “还号称山西的百年难遇的大清官呢。”

    “他做事隐蔽,准是遇到冤家对头,东窗事发。”

    法场顶端坐着一排监斩官,午时三刻钟声响,当中的监斩官将令牌掷地:“斩!”刽子手拔掉高瑜琛身后的生死牌,挥刀砍去,鲜血喷射,高瑜琛脑袋落地。馨叶侧转身抬头看二姨,二姨脸上隐隐现出泄恨的微笑。

    傍晚住进城外的小客栈,二姨破例买了酒菜,庆贺高瑜琛之死。她要馨叶牢记家仇,高图鄂李潘五个魔头,还剩四个,她要馨叶每天在心中默念一百遍“图鄂李潘”。

    “记住,这四个魔头有一个还在,我们活着的人不得安宁,冤死的亲人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生!”

    二姨带馨叶辗转太行山,躲进了一座僻静无名的尼庵。

    二姨法号妙慧,是九华山著名尼姑无悔为她剃度。凭一纸度牒,二姨走遍天下的佛庵都有落脚处。二姨很少拿度牒出来给主持师太看,她头顶的九点香疤,便是她的身份证明。一旦出了庵门,二姨便一身民妇打扮,缀着假发的青帽只有睡觉时才取下。

    每每挂单,馨叶自然成了小尼姑。她知道二姨的目的,他们不是来修行,而是避难躲灾。二姨从不向馨叶谈经说法,而是灌输复仇。因为时常流动,馨叶永远修不满一年,也就永远无缘剃度,仍是一个俗女。

    一大早,二姨随众尼一道在宝殿做功课,二姨神思恍惚,偷偷地转动眼珠看宝殿的香客。主持师太盯着二姨,轻声叫她法号“妙慧”。二姨回过神来,依然心不在焉地跟着众尼喃喃念经。

    馨叶身穿一件宽大的旧青衣,一顶青帽几乎把她的脸遮住。她手执一把大扫帚,打扫院子里的落叶。

    扫过落叶,馨叶倚大树下休息。她从脖子里掏出鸳鸯玉佩的一半,捏手心看。眼前浮现出潘恩公高大的身影,温和的笑容,洪亮的声音,炯炯有神的梭子眼……

    馨叶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中……她拿出一只浅绿色的鸳鸯玉佩,扳开,递另半块给潘振承。潘振承没有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清商埠简介 >大清商埠目录 > 第十三回 桑榆暮景落叶归根 推心置腹临终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