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十四回 巧设障碍联名甘结 巡抚重学投其所好
公告嘉奖。”

    梁尔璋扭了扭短粗的脖子:“善翁不肯留名。卑职收银票时也说过要表彰,说要把他的大名刻在重修县学的石碑上。善翁说,绵薄之力,不足挂齿,你们若要这样做,他无地自容。说罢,善翁急匆匆去了渡口。”

    杨应琚抚须感叹:“世上竟有如此义薄云天之士,难得,难得!”

    屈达才愣神沉思,猛然拍拍秃顶:“杨抚台,卑职会想办法打探善翁大名。”

    杨应琚欣然道:“你若能探知善翁大名,本抚还你顶戴。”

    “大人言而有信,卑职定能打探到。”

    “哦,你说得如此肯定?”

    “拿银票到指定钱庄兑现,不就知道存银之人?这个存银之人,自然是银票的主人了。”

    “有理,有理,看来你讨回顶戴如囊中探物。现在就把顶戴还你。”杨应琚从杨小三手中要过顶戴,亲自给屈达才戴上。屈达才感激道:“卑职万谢杨大人!”

    “不要谢本抚,当谢那位善翁。本抚和你们一样,对善翁感恩戴德。本抚缘何逼你们筹银,就是本抚实在支不出余银。此次去连州赈灾,去了一趟州学。”杨应琚把连州儒学的情况道出,“他们光想到依赖官府,倘若多出几个像梁训导遇到的善翁,广东儒学的用度何至于这般窘迫。”

    屈达才道:“杨大人,卑职打探到善翁大名,县学老少定去善翁府上拜谢,还准备在广州街头张贴颂德辞章。”

    杨应琚沉吟道:“我看不必吧。善翁不肯留名,哪会图什么浮夸虚名。我等知道善翁尊姓大名,心存感激便可,不必张扬。办好儒学,就是对善翁义举的最好回报。”

    不日,杨应琚收到花县教谕屈达才的来信。

    卑职谨奉抚谕,已探实善翁身份。善翁姓潘名启,讳振承,字逊贤,号文岩,原籍福建同安县明盛,现籍广东番禺县河南。曾为十三行伙计,现为十三行散商。生意虽小,财力绵薄,却宅心仁厚,乐捐好施;淡泊名利,有口皆碑。

    杨应琚放下信,感动不已:“果真是一个仁者善翁。出人意料的是,本以为他是广州的巨贾富商,没想到是个小本经营的散商。”

    潘振承从钱庄获悉花县教谕屈达才打听过存银人,猜想屈达才向杨抚台作了禀报。他仍不敢对重学轻商的杨抚台抱有奢望。去求严济舟吗?新抚谕规定的联保等于判了申办人的死刑。然而,谁都不曾料到的是,黄埔买办石如顺竟轻而易举通过了联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大清商埠简介 >大清商埠目录 > 第十四回 巧设障碍联名甘结 巡抚重学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