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四回 巧设障碍联名甘结 巡抚重学投其所好
起来,激动地挥手叫道:“他义子申办行帖,也该让他尝尝刁难的滋味。”

    蔡逢源生气道:“你们不要意气用事,陈焘洋身为总商,是为大家的利益着想。如今,情况依然未变,僧多粥少,多一个行商,大家的生意都会摊薄。”

    章添裘问:“严济官,你的意见呢?”

    严济舟沉默良久,长长地叹一口气:“老夫个人希望潘振承成为十三行同仁,可是诸位同仁与老夫意见相左,老夫一人的意见不算数,也只能顺大流了。”

    知己知彼

    戌牌初时,潘振承乘渡船过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眼下这景色恰如白居易诗中的描绘。潘振承无心赏景,眼前一片灰暗。原以为严济舟照搬前行首的做法拖延不办,没想到冒出一道联名保结的抚谕。

    潘振承踽踽回到家。彩珠坐在矮板凳上洗衣,背上驮着沉睡的儿子。彩珠猛然看到眼前一双脚,抬头看夫婿:“你怎么回来一声不吭?下午两个学宫的差役给你送来一箱东西。”

    “那是我借来的邸报。”潘振承疾疾朝屋里走,突然驻足返回来,蹲彩珠面前心疼道:“彩珠,我们该请一个女佣。你背上一个,肚里还怀了一个,别累坏了身子。”

    “有你心疼我累不坏。你现在申办行帖要花银子,将来开办洋行更要花银子,能省一个算一个。”

    潘振承摇辘轳打井水,彩珠手脚麻利地搓揉衣裳。“今天去孤洲了,一是到爹的坟头烧香;二是暗中接济孔义夫。虽然我知道他还记仇,可我不能小鸡肚肠。考举人是他的最大愿望,也是父亲一生未了的夙愿,我这样做,是想看到他有个好前程。”

    “夫人菩萨心肠,孔义夫的事,总让你放心不下。”

    “馨叶小妹妹和她二姨,也让你放心不下。”

    潘振承忧郁道:“是呀,官差四处追捕她们,现在她们人在何处?是死是活?我一概不知。”

    彩珠沉思道:“你说过她们俩都是聪明人,该不会有事。只是将来馨妹妹到了婚嫁年龄,没了另一半鸳鸯玉佩,那就麻烦了。”

    “夫人过虑了,婚配未必就要送什么信物。比如你嫁我,送了我什么?”

    “我把心送你了。”

    潘振承笑道:“对对,送什么都不及夫人的心珍贵。”

    吃过晚饭,潘振承呆在窄小的书房翻阅邸报,邸报按月份装订,看起来有一大箱,真正要看的并不多。潘振承粗粗翻阅,对杨应琚有个大体的了解。潘振承感兴趣的是,杨应琚父亲和祖父都做过广东巡抚。杨氏家族是汉军正白旗,三代都是监生出身。有人评价,汉八旗与满八旗最大的不同还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汉八旗的后代崇文,满八旗的后代尚武。杨应琚祖父杨宗仁于康熙五十七年任广东巡抚,康熙六十一年升任湖广总督。雍正三年杨应琚父亲杨文乾出任广东巡抚兼粤海关监督,雍正六年死在任上。关于杨文乾,潘振承曾多次听他的东主说过,陈焘洋说杨文乾是个能臣,又是个酷吏。

    杨应琚是个世家弟子,朝廷规定,文官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者,准许送一子进国子监读书。这种荫监身份,不如岁贡、选贡、拔贡、优贡等贡监更为读书人所敬重,前者靠的是父亲的荫庇,后者凭借真才实学。潘振承未查到杨应琚考取过什么功名,看来不算拔尖的读书郎。然而,杨应琚器重读书人却有口皆碑。雍正七年杨应琚以荫生的身份授员外郎,出任山西省河东道,不久调任甘肃省西宁道。西宁道是汉藏蒙等多民族杂居地区,地广人稀,除牧业外,物产欠丰。甘肃是个穷省,西宁道就更穷,流官不可向藏蒙土司征税,维持府县官衙的用度全靠朝廷支拨。杨应琚任道台最大的功勋不是配合驻军修筑了九座城池,而是以“兴学为首务”。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清商埠简介 >大清商埠目录 > 第十四回 巧设障碍联名甘结 巡抚重学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