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
追捧畅销榜是美国人的一种情结。我们的文化就是一场流行度大赛。我们被热门事 物迷得神魂颠倒——制造它们、挑选它们、谈论它们,还要追踪它们的起起落落。每一 个周末都是一场票房混战,每个星期四的夜晚都是一番达尔文式的斗争:寻找最合适的 电视节目,准备迎接又一个周末的来临。这一边,几首畅销曲在收音机里热播不断;另 一边,所有这些行业中的娱乐经理们都已忙得汗流浃背,因为他们在拼命地搜寻着下一 个大热门。
这样的世界是轰动效应创造的。伴随着那些票房炸弹、金唱片和两位数收视率,大 众媒体和娱乐行业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成长起来了。不足为奇,大热门已经成了一种透 视镜,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洞悉我们自己的文化。
我们用那些名流显贵和流行产品来定义我们的时代——他们就像是我们共同经历的一部 分。好莱坞80年前就发明了造星的模式,现在商业世界的各行各业都在打造它们的“明 星”,从脚上的鞋子到饭店的厨师长,无一例外。
我们的媒体成日沉迷于“什么热门?什么不热门”的问题。一句话,大热门统治了一切 。
但再稍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现象:这幅初现于战后广播电视时代的景象已经 开始渐渐消退。简单点说,大热门的统治力已经衰退了。冠军仍然是冠军,但冠军光环 下的销售业绩已经不像从前那样辉煌。
历史50大畅销唱片大多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录制的(比如老鹰乐队和迈克尔。杰 克逊的唱片),但没有一张是在过去的5 年中制作的。好莱坞票房收入在2005年下滑了 6%以上,这说明电影院的观众正在减少,尽管人口仍在增长。
越来越多的电视网观众正在被数百个各具特色的有线频道抢走。18~34 岁的男性, 也就是广告商们最理想的宣传对象,正开始彻底抛弃电视,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用在网络 和视频游戏上。黄金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几十年来一直在萎缩,若放在1970年,现在的一 档最佳节目恐怕连前10名都难以进入。
简言之,尽管我们仍然对大热门着迷,但它们的经济力量已经今非昔比。那么,那 些反复无常的消费者们已经转向了什么地方?答案并非唯一。他们散向了四面八方,因 为市场已经分化成了无数个不同的领域。其中有一个巨大的成长领域就是网络世界,但 它也是一片无法看清的浩瀚海洋。网络上有数百万个终端,每一个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挑 战着传统的媒体和营销逻辑。
itunes①毁掉了广播明星① itunes 是苹果公司推出的网上音乐商店。——译者注 我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大众文化时代的巅峰期——70和80年代。那个时候的普通年轻人只 有那么五六个电视频道可看,可供选择的节目寥寥无几,实际上每个人收看的节目都差 不多。每一个城市都只有三四家摇滚广播电台,而且那些节目大多是专门播给音乐人听 的;只有那么几个有钱的幸运小子能收集一些唱片——这在当时可是件时髦的事。
我们只能跑到电影院里去看同样的暑期大片,从同样的报纸和广播中得到新闻。你 若想走出主流世界,唯一的去处就是图书馆和漫画书店。仔细想想,我接触过的非大众 文化只有两种,一是书籍,二就是我和我的朋友们瞎编乱造出来的那些东西,但这些无 非是自家后院内的自娱自乐罢了。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我的青春期和本有什么不同。本是个16岁的孩子,成长于互 联网时代。他是独生子,父母是高贵的北伯克利山的有钱人,所以他有一台苹果Mac 电 脑,一部最新潮的iPod播放器(外加itunes的每周下载限量①),还有一群同样阔绰的 朋友。就像他的其他同龄人一样,本从来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