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朱元璋发迹:肉在口,跟我走
为规范,但是他们言必信,行必果,对于自己作出的承诺,必定全力以赴地去做,不惜牺牲性命也要急人所难。而且,游侠们还有一个极令人钦佩的重要特点:施恩不图报。曾经被他们救过命的人当了大官之后,他们会远走他乡,终身不复相见。其格调着实令人赞叹。他们一诺千金,舍生取义,他们的故事每每一唱三叹回肠荡气,至今常常会让人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

    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愿意改变自己、以便使社会相对公平一些的统治阶层注定会越来越不安地发现,这种令他们无比厌烦的江湖义气,正在逐渐由一种个体行为,转化为一种群体或者集体行为,而且,在日益组织化、制度化与意识形态化。

    这相当可怕,却实在不难理解,其起因有时简单得惊人。其情形,正如我国古代那句著名格言所说:胸中小不平,酒可以消之;世上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之。这是出现后几百年间,人们读到打虎英雄武松在鸳鸯楼一口气杀掉十几口人,不但不反感,反而觉得相当痛快的原因。

    于是,当这种不平积累出足够大的破坏性能量时,替天行道的梁山泊好汉便出现了,明教出现了,弥勒教出现了,白莲教出现了,青红帮、哥老会等等一一出现。它们的出现,常常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先声。一旦统治者应对失当,社会就将由此进入到一种暴烈的激荡之中。

    到朱元璋的时代,江湖义气已经带有了浓厚的帮派、团伙色彩。其特点在于,立身处世只论交情,即只看是不是“自己人”,而不问是非善恶。之所以会如此,我们在浩如烟海的元末明初史料中,很容易找到答案。

    叶子奇是元末明初与刘伯温、宋濂齐名的大学者。甚至有今人认为他的思想、见解远比刘、宋高明。在其著作《草木子》一书中,叶子奇告诉我们,当时的官吏完全不知廉耻为何物,想出了极多敲诈勒索的名目。比如——

    部下第一次见上司要交“拜见钱”,没有理由也跟人索要钱财叫“撒花钱”,逢年过节需有“追节钱”,过生日时必收“生日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迎来送往叫“人情钱”,审计追账曰“赉发钱”,论诉是非曰“公事钱”;弄钱顺利叫作“得手”,得了美差叫“好地分”,补上好缺曰“好巢窟”。

    叶子奇记载说,当时的人们已经将这些官吏看作衣冠禽兽,与土匪强盗等而视之。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监察、审计、司法、风纪部门都是维护这个社会健康秩序的最后一道关口,有如人体中的免疫系统,这一系统若失去效用,表明已经无药可救。据叶子奇记载,当时,监察、审计、司法、风纪部门的官员到下面去办案或处理问题时,其随从中常带有关于金银珠宝和财务方面的专家级私人顾问甚至司库。其职能是在第一时间检验被处理对象所奉献物资的品质、分量、成色与价值,以便为决策者们提供决策参考——这些各级官员们,在处理问题时,选择什么样的角度与分寸,是需要上述那些数据作为依据的。从历史记载中判断,此种情形可能已经是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普遍现象。

    人类发展到今天的历史告诉我们,每当一个社会鼓励追逐利益,又缺少健康的秩序手段时,江湖义气甚至比它更坏的东西就会大行其道。届时,国家公器、权力与社会公共、公益事业全部以家族、帮派是否受益为前提。翻检我国历朝历代的兴衰治乱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惊心动魄的事实,这种东西的出现常常表明该社会的道德与秩序底线已经被击穿,其发展已经没有限度,其社会后果一般都是极度的凶险。

    事实上,读一读,再将此书与元末社会两相比较,我们会很容易看出,这样一部通篇描写社会黑暗景象与梁山泊好汉江湖义气的巨著,在此时出现,绝非偶然——梁山泊好汉的出现,与北宋王朝的覆灭之间脚跟着脚;而出现时,大元帝国已然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简介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目录 > 第一章 朱元璋发迹:肉在口,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