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十六个宫女的密谋:杀了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清醒过来后,不久就知道了端妃与宁嫔死得极其冤枉,心里显然不可能愉快。若干年后,有一次皇帝寝宫失火,嘉靖皇帝先被救出来,方皇后尚在寝中。太监们还要冲进去救方皇后,当时,嘉靖皇帝阴沉沉地看着大火,说了一句:“赶快去叫人救火。”结果,方皇后连烧带吓,几天后就死在寝宫里了。
人们普遍认为,方皇后之死,实际上是早在那时埋下的祸根。
从此,嘉靖皇帝移居西苑,就是今天的太液池周围一带。一直到临死的那一天,才被移回大内。
十来天后,十一月初二日,皇帝以宫婢之变,诏告天下。
诏书的大意是:在卧室的床上,两个御用逆妇勾结宫女大肆谋逆,如果不是天地神灵、祖宗考妣的保佑,不是上天神人默许我皇朝国家福泽万万年、连绵不绝的话,我不可能化险为夷云云。
一篇煌煌诏书,等于什么都没说。人心惶惶、飞短流长不但没有止息,反而弄得天下人更是一头雾水,什么难听的说法都出来了。
当时,民间流传最多的一个版本是:
本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女宝庆公主,下嫁给了驸马都尉赵辉。这对夫妻的感情可能很不错。赵辉一直做了六十九年的驸马,直到成化年间才逝去,死时已近百岁。据说其长寿的原因,在于这位驸马爷善于采阴补阳。
他是怎么做的呢?说来很恶心,也很简单,就是一年四季,不论寒暑,坚持不间断地饮用女子经血。
据当时的官方记载,嘉靖皇帝从二十岁左右开始,不停地向民间征索八到十二岁的处女,前后累计近千人,就是要采她们的初潮经血以入补阳之药。宫女不堪凌辱,方才铤而走险。云云。
比较接近事实真相的,也许是当时朝鲜国王派驻北京使节的报告。
据这位使节报告,当今皇帝虽然很宠宫人,可是,一旦宫人犯错误,哪怕是微小的过失,他都不能容忍,动不动就鞭打杖责,因此而被打致死的人,大约早已经超过了两百多人。有很大的可能,是这样积累起来的怨毒,导致了这起骇人听闻的事件。
这位朝鲜使节还向自己的国王作了另外一个报告,其中内容,和我们所听到的传言就十分接近了:皇帝痴迷于道术,炼丹服食,性寝躁急,喜怒无常。宫人等不胜怨惧,同谋构乱。等等。
无论如何,让我们想象一下,一群十来岁到二十岁的女孩子——足有十六个,聚在一起,冒着灭九族的风险,讨论怎样杀死皇帝,并且讨论了很多天之后,真的付诸行动。想起来真正不可思议。(以上事见《万历野获编》卷18,“宫婢肆逆”)
要知道,在我们帝国,皇帝事实上就是人间的神,是至高无上的。帝国臣民对他的崇拜是无条件的,比今天少男少女们的追星可要深切得太多了。按照当时人们的记载,比如《万历野获编》中就记载过,那时的人们,见到皇帝时,会紧张得浑身战抖,汗如雨下,最严重的时候,会被吓得大小便失禁,口失声,耳失聪,大脑完全失去思维的能力,而且会长达几天之久。
早在太祖时代,一位读书人就曾经在拜见朱元璋时,被吓得昏死过去。这位江西诗人邓伯言,以文名被推荐给朱元璋。朱元璋命他当场赋诗来看,他于心情激荡之中写好后,忐忑不安地呈献给皇帝。皇帝读完,很欣赏其中的几句,不禁拍案而诵。伯言以为皇帝动怒,大惊之下,当场昏厥过去,直到被抬出东华门,方才苏醒过来。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有一位常年在皇帝身边工作的人,职位还不算低,就是这样被吓死的。此人就是许绅。
许绅是工部尚书兼掌太医院,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工程建设部部长兼中央医院院长。当时,嘉靖皇帝被勒,晕死过去之后,被方皇后紧急召来的御医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