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根据地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根据中央关于“迅速在西满、东满、北满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的指示,为了便于“分散安家”,也为了对各部队进关以来编制、番号较为混乱的局面加以整编,东北局首先将部队做了重新编制。
1946年1月4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副总司令吕正操、周保中、萧劲光,第一政委彭真,第二政委罗荣桓,第一参谋长萧劲光(兼),第二参谋长伍修权,政治部主任陈正人,总后勤部部长叶季壮、政委杨至诚。这时候,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已有27万人。为了作战的需要,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又分设前方总部(简称前总)和后方总部(简称后总),这时后总设于本溪,前总则随林彪赴辽西前线。
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之下,成立四大军区:
北满军区(也称吉黑军区)司令员高岗,政委陈云,参谋长李天佑。北满军区之下又设五个军区,即合江、牡丹江、松江、嫩江、龙江军区。军区直属部队是第七师(由山东来的第七、八两师和冀热辽来的第十九旅合编),师长杨国夫,政委刘其人。
西满军区(也称辽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委李富春、黄克诚(不久改任司令员)。西满军区之下又设两个军区,即辽西、嫩南军区。军区直属部队是第三师(原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兼),副师长刘震、洪学智。
南满军区(也称辽东军区)司令程世才,政委萧华、江华,副司令员罗舜初、曾克林,副政委莫文骅、唐凯,参谋长罗舜初(兼)。南满军区之下又设安东军区。军区直属部队是三纵和四纵,三纵(以山东来的第三师和另外三个旅组成)司令员程世才(兼),政委罗舜初(兼);四纵(由山东来的第六师和第五师组成,初期称为二纵和三纵,不久合编为四纵)司令员吴克华,政委彭嘉应,副司令员胡奇才、韩先楚。
东满军区(也称吉辽军区)司令员周保中、政委林枫,副司令员陈光,副政委张启龙,参谋长陈光(兼)。东满军区之下又设三个军区,即通化、吉东、辽北军区。军区直属部队是七纵和吉黑纵队,七纵(由山东来的东北挺进纵队改编)司令员万毅,政委周赤萍;吉黑纵队司令员曹里怀,政委郭峰。
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部队是由山东过来的梁兴初任司令员、梁必业任政委的第一师,是林彪很熟悉的当年八路军一一五师的老部队。此外总部之下还有贾陶任旅长的炮兵旅、三个军事学校(军政大学、航空学校、炮兵学校)。
各部队在东北局各分局和各军区的安排下,都避开了与敌人的正面作战,分散到乡村去发动群众,消灭土匪,惩办汉奸,开展清算斗争(清算汉奸和伪军的罪行,收回被他们霸占的土地和粮食,分给贫苦农民),减租减息,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和民兵。
在清算斗争的基础上,各地逐步开始分配开拓地和满拓地(即日本拓务省和伪满拓政司组织的各种开拓团所夺占的土地,这在东北农村数量不少,很多县都在三分之一以上,最高的在80%左右)给农民。1946年3月20日,东北局发出《关于处理日伪土地的指示》,决定“所有东北境内一切日伪地产、开拓地、满拓地,以及日本人和大汉奸所有地产,应立即无代价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贫民所有”。于是东北全境开展了分田运动。1946年5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不久,东北局“七七决议”传达到整个东北,凡是我党控制的地区都掀起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截至1947年2月,东北地区(南满除外)共有400万农民分得土地3160万亩,平均每个农民分得8亩左右。
东北局在不断总结各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随着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