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蒋介石在两难之中
    毛泽东和林彪在反复争论东北该怎么打,最后统一了意见,形成了方案,战役即将打响。

    蒋介石和卫立煌也在反复争论,不过他们争论与上述的争论不同,他们争论的是东北该怎么守。最后是争论无法统一,永远处于两难之中。

    我东北野战军的力量日益强大,必将对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发起更为强大的进攻,这一点在国民党的军政人员中,是谁也不会怀疑的。在这一问题上,蒋介石集团没有分歧。但是,如何对付目前的局面,他们的分歧很大,一些人主张守,一些人主张撤。主张守的,当然是在以“为党国效忠”之类的言辞来为可能打败的后果作掩护,这类言论很容易听到。主张撤的,则因可能受到胆小怕死之类的指责,所以很少有人敢于公开说出来。不过也有人敢说,但不是国民党的大员,而是比国民党的大员更有权威的美军驻华顾问团团长巴大维,他在1948年3月正式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应当放弃东北,主力部队从东北撤出来。他说:

    “深信继续固守被孤立的满洲城市是徒劳无益的。沈阳和长春两座孤城不能永无止境地由空运供给。”

    对于这种意见,蒋介石当然是经过了认真考虑的,他也明白这种意见的充分合理性。不过对蒋介石来说,这个在军事家眼中完全正确的意见,在政治策略上却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在当时有几种政治因素在强烈地影响着蒋介石的决策:

    (一)蒋介石正在忙于召开“国民大会”,忙于“行宪”,他要实现他的“中华民国总统”梦。无论是在中国人面前,还是在他看来更为重要的美国人面前,他都要保持一个有权威、有能力、有把握、有信心的形象。这时美国已经出现了中国“需要有感召力的领袖,而这似乎是蒋委员长所不能做到的”的议论。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想继续在中国保持独裁者的地位,要能顺利当上总统,就一定不能放弃东北。

    (二)美国的大选即将开始,这对蒋介石也有很大影响。几年来美国的杜鲁门政府虽然给了蒋介石不少援助,但是杜鲁门政府对蒋介石有很多不满,经常对蒋介石有所指责并发出了若干让蒋介石感到难堪的指令。为此,蒋介石派出以陈立夫为首的“道德重整委员会”到美国花了很大力气在各界展开活动,希望民主党的杜鲁门政府下台,共和党的候选人杜威能够上台。他如果在这时放弃东北,无论是杜鲁门留任还是杜威上台,对他都没有任何好处。

    (三)从军事上看,如果放弃东北,东北野战军的几十万大军必然入关,这对关内战场就是一个极大的压力,让华北和中原告急。而如果东北只要沈阳、长春能守住,就可以拖住几十万东北野战军入关。

    正是从上述考虑出发,蒋介石是无论如何也得在一段时期内守住沈阳和长春,能拖多久就拖多久。但是他也很清楚,东北野战军真要大打起来,东北是守不住的,他已陷在东北的若干精锐迟早是要完蛋的,所以他又时时在设法要保住他在军事力量上的这一点本钱。因此,在对东北战局的指挥上,只要有可能,他就想法把他的主力部队往华北靠,往华北调。总而言之,蒋介石在对东北战局的考虑上已经陷入欲守不能,欲撤不可的两难境地。

    作为国民党政府在东北的最高军政长官,卫立煌的考虑与蒋介石相同又不相同。相同者,是从总体考虑上说,都认为东北不能撤,要守。

    如果没有这点共识,蒋介石也就不会让他来负此重任。但是在不少的具体问题上,两人却有不小的分歧。首先,卫立煌无论如何也不愿把军队撤入关内。作为国民党的为数不多的二级上将,由于蒋介石长期不让他带兵,他当了多年只有高位而没有实力的光杆司令。现在好不容易在东北有兵有权,他不愿意轻易放弃。其次,蒋介石为了让东北野战军不能入关,也为了他的主力部队在危急时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决战·辽沈战役简介 >大决战·辽沈战役目录 > 六、蒋介石在两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