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蒋介石把杜聿明送上绝路
城中就出现了一片混乱,“蒋介石要放弃徐州”的消息把凡是可能走或想走的人们都驱上了街市,抢购、奔逃、趁火打劫,什么样的事都有。军队要去采购食品,商店已经无货。杜聿明派警备司令去查封银行钱庄,想保证部队提款,银行钱庄已全部关门,老板们都已不见了踪影。就是说,在军方与官方消息灵通人士的事先透风之后,徐州的党、政、商界已经先于军队撤退了。
出了徐州之后,出现的各种问题更为严重。在通往萧县的道路上,官员、商人、地主、职员、学生、难民,各色人等,甚至和尚、道士、妓女……形成了几十公里的人流和车流,车流中有汽车、牛车、马车、驴车、人力车、独轮车……道路堵塞不堪,行动一片混乱。杜聿明的汽车无法顺利前进,被迫调来坦克开道,还是无法前进,只能下车步行。
这样,整个集团都不能按预定速度与计划到达指定位置。杜聿明在路上边走边看,一片混乱与凄凉让他十分难堪,各种军用物资扔得四处可见,开不动的美式车辆和坦克丢在路旁。四十一军山炮营共有12门山炮,离开徐州才一天,就丢掉了9门。如果要说这时的军纪就更不用提了。不说他不熟悉的部队,就是他一手培育出来的王牌军第五军也已经是一塌糊涂,抢劫、杀人、放火时有发生,特别是一路强奸妇女,使得沿途村村都有被强奸、轮奸的妇女投河投井,第五军只在萧县一地就抢了300多个年轻女性随军而去。总之,在杜聿明眼前,在这支美式机械化装备的部队呈现出的,似乎是世界末日般的情景。
更为严重的是,有好几支部队都未能按事先规定的时间行动,提前先跑,或者怕解放军进攻而炮火连天地前进,将杜聿明集团大撤退的信息搞得远近皆知。本来,杜聿明安排了十三兵团的一个师做先行部队,提前一天出发,希望能事先占领萧县,以便掩护大部队行动。可是,由于撤退的计划事先暴露,十三兵团的这个师又怕死,行动迟缓,还未到达萧县时,解放军已先行一步,在12月2日清晨就占领了萧县,于是杜聿明集团只得绕道前进,但在前进中仍然遭到了解放军的阻击。按杜聿明的安排,李弥兵团应当派出第八军之一部在徐州以东担任掩护,在12月1日晚上再出发。可是,由于李弥心中一直反对,认为凶多吉少,所以故意采取单独行动,全体部队都在11月30日晚上一道撤离。在撤离途中,李弥有意让电台不与杜聿明联络,让杜聿明不容易找到他。
也就在12月2日这一天,国民党空军在空中发现了濉溪口地区有解放军大部队。蒋介石立即给杜聿明去电,电报中说:“吾弟应速决心于两日内迅速解决濉溪口、马庄一带匪部,为各个击破之唯一良机”,“此时应决心速觅匪之主力而歼灭之,为唯一急务也”。电报还说:
“匪对弟部又将形成四面合围之势,无任系念。务望严督各军,限两日内分路击退当面之匪,严令其达成所赋予之任务,若时日延长,则20万以上兵员之粮秣医药,决难空投接济。惟有上下决心,共同以死中求生之觉悟冲破几条血路,反匪包围,予以歼灭若干纵队,乃可解决战局。”
杜聿明和邱清泉、李弥等人是在确定了“打即不能撤,撤即不能打”的原则之后,才决定全军撤退的。按杜聿明的撤退路线,从徐州向永城,是一条大致向西而偏西南方向的路线。濉溪口在这条路线的南边,如果濉溪口的部队向北打,就可能将杜聿明集团拦腰切断,如果向西进,就可能阻拦杜聿明集团的前进。在这种情况下,杜聿明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会解放军的侧击,突破解放军的阻击,拼命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往永城,走在濉溪口地区的解放军的前面,不被解放军的主力所包围。可是,蒋介石现在却偏听偏信要杜聿明集团停止前进,与解放军进行决战。这使得杜聿明十分难办。但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