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孙元良兵团被歼
通知这一决定时,电话已经打不通。因为坚决主张突围逃命的孙元良是无论如何要突围逃命的,他从李弥兵团司令部回到他的兵团司令部之后,还未得到杜聿明正式下达的突围命令,就擅自下达了砸毁重武器,立即突围的命令。同时切断了和其他兵团的一切联络,决心孤注一掷了。

    孙元良所以会有如此举动,并非偶然,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孙元良是四川成都人,1924年在北京国立政法大学读书时,加入了国民党,并经李大钊同志的选派,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一期。他参加了东征与北伐,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警卫团长。以后曾在日本士官学校和国民党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1932年,他作为第五军二五九旅旅长,随张治中参加了淞沪抗战,打过不少漂亮仗。但是,他在随钱大钧到江西围剿红军时,却遭到惨败。1937年的上海抗战中,他任八十八师师长,在闸北与日寇血战两个半月。闻名全国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就是八十八师的五二四团打的。此后他又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全师官兵牺牲了6000多人,其中包括两个旅长和两个团长。这以后,他升任二十九军军长。日寇侵略我国最深入腹地的一仗贵州独山战役,以及以后驱逐日寇出贵州的战斗,主要就是由二十九军打的。

    在抗日战争时期,原来四川军阀的军队组建为两个集团军出川抗战,几乎参加了正面战场所有的大型战役,立功不少,李家钰、王铭章等高级将领都战死沙场。可是,在蒋介石心目中,川军永远是杂牌。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借整编部队之机,将完全由川军组成的第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官、川军元老孙震明升暗降,调任为郑州绥靖公署主任,而要另派心腹担任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官。孙震坚决不从,但又斗不过蒋介石,只好请求蒋介石派他的侄儿孙元良出任四十七军军长,统率二十二集团军的两个军,即四十七军和四十一军。孙元良虽然是孙震的侄儿,长期并未在川军中任职,又是属于蒋家门生,由于和两边都有关系,也就便于摆平各方关系。这一请求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孙元良遂从重庆警备司令任上赶赴郑州,当上了四十七军军长。以后在二十二集团军的基础上组建十六兵团,他也就当上了兵团司令。

    十六兵团原本是3个军,但由于第九十九军一直在蚌埠布防,未归还建制,以后遂改为隶属李延年的第六兵团,所以这时只有四十一军和四十七军两个军。这两个军的前身都是川军,四十一军是川军孙震旧部,四十七军是由川军邓锡侯的旧部四十五军和川军李家钰的旧部四十七军合并而成。所以,虽然孙元良是黄埔一期出身,可是在邱清泉、李弥等人的眼中,十六兵团仍然是属于川军系统的杂牌部队。在杜聿明眼中,也一直把它与蒋家嫡系区别对待。正因为如此,当十六兵团和其他部队从徐州南撤时,孙元良就担心在情况紧急时或者被杜聿明和邱清泉抛弃,或者被杜聿明和邱清泉当作炮灰,于是他和副参谋长熊顺义商量“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办法,想尽可能保存自己的实力。12月3日夜,他和熊顺义再次研究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的具体方案。

    就在杜聿明召集几个兵团司令商议对策的12月6日,孙元良兵团奉杜聿明之命,移驻一个叫李石林的村子。可是当孙元良率兵团司令部到李石林时,村子已经被李弥的部队所占据,孙元良的司令部和部队只得停在打麦场上。几经交涉,李弥兵团仍然不肯从李石林撤出去,只给出了几间房子。此事在孙元良心中留下了极为不满的情绪。所以,当天在研究对策时,孙元良坚决主张各自突围,保存自己的力量。而且他一回到部队,就立即布置突围。当他向部下宣布突围决定之后,就下令切断所有电话线路、关闭电台,因为他怕杜聿明变卦,或发来什么新的命令。孙元良向十六兵团所布置的突围出去之后到达的方向,在十六兵团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决战·淮海战役简介 >大决战·淮海战役目录 > 三、孙元良兵团被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