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活地狱
更增加了愤恨之心。元旦曾投下蒋介石一封亲笔信,一个士兵拿到即将它撕毁,边骂边跑了。

    其实,杜聿明当时所能亲见的情况还仅是表面上的,包围圈中的实际情况比他所记载的要严重得多。单是以杜聿明了解较多的空投来说,如果要能让近40万人基本够吃的话,每天至少需要空投食物240吨,加上弹药160吨,共为400吨左右。按当时的飞机载重量,每天需要120架次。蒋介石为了挽救他的王牌部队,应当说的确是用尽了全力。除了空军的两个空运大队,还租用了中国、中央和陈纳德三个航空公司的运输机,动员了各方人力数万人来保证空运。无论是在空投规模上还是在参加人数上,都超过了对碾庄黄百韬兵团和对双堆集黄维兵团的空投。在我国的整个空投史上,其规模之大至今仍然未曾超过。但是,当时空投要受两个条件的制约,一是天气的好坏,二是物资的充足。天气不好,飞机不能飞,空投数量当然就只能等于零。蒋介石曾专门派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和自己的二公子蒋纬国在机场监督每日空投的进展,但一遇天气不好谁都只能望天兴叹。

    在物资方面,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要每天筹措一些粮食还是能办到的。最大的问题与不久前给黄维兵团空投一样,是没有降落伞。因为国民党军队的后勤部门过去做梦也不可能想到蒋介石指挥作战会打出如此窝囊的情况,会有连续的超大型空投,先是长春和沈阳,接着就是碾庄,跟着是双堆集,双堆集还未完就是陈官庄。

    用当时主管空投事务的国民党军队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运输署空运勤务司副司长程藩斌的话说:“莫说一个投伞制造厂,就是十个也赶不上供应。”

    在物资方面还有一个问题是杜聿明根据包围圈内的具体困难,要求空投熟食,因为包围圈中烧完了所有的树木之后,就烧电线杆、汽车轮胎、枪托、手榴弹木柄、降落伞、旧衣服,最后连棺材都挖出来烧了,根本就找不到任何还可以燃烧的东西,投下大米、白面只有生吃。熟食中最好的是罐头和饼干,但当时的食品厂不多,远远无法满足,没有办法,只有动员南京地区的老百姓赶制大饼。大饼在冬天时间稍微一长就会变得既硬而脆,如果不用空投伞从空中投下去,就完全摔成了碎末。当时那些抢到了空投食物的国民党官兵,主要的就是得到一包包大饼碎末,抢不到的,连这种大饼碎末都吃不上。在连续10天的风雪天中,由于空投的数量大大减少,曾经出现了吃死尸的惨状。

    缺乏食品的部队是不可能持久的,尤其是在生死未卜的包围圈之中,只要有办法搞到吃的,军纪根本不可能再有什么作用。饥饿的士兵们,首先是抢老百姓,然后是抢跟着跑出来的那些无权无势的市民和学生,最后是抢下级军官的家属,对于每个人都有武器的场合来说,在这些抢劫活动中动用各种武器当然是十分自然的事。还有一个就是争抢从天上掉下来的空投物资,最大的一次为争抢空投物资的火并发生在李弥兵团的八军和九军两支部队之间,双方都用机枪扫射,死了好几百人。

    于是,空投场被称为“第二战场”。

    除了食品,最缺乏的要数医药。在寒冷的冬天长期住在露天的战壕里或是简陋的掩体里,生病的士兵很多。在多次战斗中,受伤的士兵也很多。但是,包围圈中不仅缺医少药,连起码的取暖柴火都没有,想喝一口热水都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伤病员日夜哀号,时时可见死尸,处处可闻臭味,呈现出一片难以描绘的惨酷景象。

    在这种绝境中,出现了一种病态的疯狂,就是部分军官自知来日无多,在一片咒骂与愤怨声中,就以奸淫妇女作为一种临死之前的发泄。

    包围圈里的近10万难民中,有几百个从徐州强抓来的军妓,当然是军官们发泄的对象。军妓不够就蹂躏老百姓和难民中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决战·淮海战役简介 >大决战·淮海战役目录 > 三、活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