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百团大战
王快、党城、曲阳之线,留驻1000余人,继续建点修路,企图久踞。12月14日,晋察冀军区组织第2、第3、第4、第6团进行阜(平)王(快)战役。在晋察冀边区军民的沉重打击下,留驻之敌被迫于1941年元旦起先后从阜平、东庄、王快撤退。至1月4日,持续55天的反“扫荡”基本结束,共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自己伤亡1382人。
晋西北地区的反“扫荡”作战。10月30日,第120师奉命组建晋西北军区。11月7日,举行军区成立大会。
日军第1军在结束对晋东南太行、太岳区的“扫荡”后,即调兵北上,抽调驻晋南的第37师团、驻晋东南的第41师团各一部,配合驻晋西北的独立混成第3、第9、第16旅团及驻蒙军第26师团各一部,共2万余人,从12月14日起,开始对晋西北实行全区性的大“扫荡”。至12月23日,侵占晋西北除保德,河曲以外的全部县城、大部集镇和黄河渡口,开始有计划地实行“三光”政策,根据地遭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扫荡”中,群众被惨杀5000余人,仅第4军分区被抢、被杀牲畜达5000余头,被烧毁的房屋、窑洞达1.9万余间。
晋西北军区部队在反“扫荡”初期,主要以部分兵力配合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开展广泛的游击战,袭扰、钳制进攻之敌,破坏敌之交通运输,掩护群众转移。主力部队避敌锋芒,转至外线,寻机袭击日军。在晋西北军民的有力打击下,日军难以继续“清剿”,遂改以修路筑点,企图长期驻守。为粉碎日军企图,晋西北军区分散部分主力部队,配合游击队和民兵,坚持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斗争。同时,集中部分主力,破击交通线,袭击日军修路部队和运输队,使日军的修路筑点计划遭到破产。1941年1月2日起,日军开始分途撤退,至1月24日,全部退回原据点,晋西北军区反“扫荡”作战,历时40天,歼敌2500余人,破坏公路125公里、桥梁23座,在战役中被日军侵占的城镇全部收复。
百团大战从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历时5个多月,是抗日相持阶段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1940年12月10日八路军总部公布,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毙伤日伪军20645人(内有大队长以上军官18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
日伪军损失的兵力,若加上晋察冀军区反“扫荡”作战毙伤的2000余人和晋西北军区反“扫荡”作战毙伤的2500余人,达到50980人。
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使正太路停运1个多月,同蒲路北段两次被切断,平汉、津浦、北宁等铁路和部分公路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拔除了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内的部分据点,歼灭了大量日伪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兵力,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对粉碎日军威压诱逼中国政府屈服的企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战役发起后,作战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第二阶段,实施与八路军装备不相适应的攻坚战,因而过多地消耗了八路军的有生力量和根据地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