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沁源围困战
山西沁源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地位十分重要。
1942年10月,日华北方面军第1军以第36、第37、第69师团、独立混成第4旅团及伪军各一部,共1.6万余人,以太行北部、太岳北部地区为重点,同时进行“扫荡”。
11月中旬,“扫荡”之敌撤退时,日军第69师团留下1个大队及部分伪军,据守沁源县城及阎寨(沁源东南)、中峪店(沁源西)、交口(沁源东北)等据点,企图以此为基地,分割、“蚕食”太岳抗日根据地。
为粉碎日军的企图,中共太岳区委和太岳军区根据该敌孤军深入太岳抗日根据地山区腹地,其补给线长,兵力分散,处于太岳北部军民四面包围之中的情况,决定对侵占沁源的日伪军展开围困战,提出“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实行长期围困,战胜敌人”的方针,并确定以中共沁源县委为中心,与太岳军区第38团共同组成沁源围困指挥部,统一领导围困斗争。
为便于指挥,围困指挥部根据地形条件和使群众转移到集结地区后,既能生活又有利于围困敌人的情况,将全县划分为11个“战区”(以后划为13个),以决死纵队第1旅第38团(1943年2月起,该团留1个营参加围困斗争)为骨干,加上第25、第59团各一部,以及县、区基于队和民兵,在每个“战区”组成1个游击集团,与广大人民群众结合,围困敌人。
为实施围困,沁源县委号召在反“扫荡”时转移出来的群众不再回村;距离敌占据点5公里以内和运输线2至3公里以内的群众迁出,不给日军留下任何可资利用的物资。
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围困指挥部大力组织对敌斗争,展开群众性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带领民兵在日军据点周围及公路两侧,普遍开展麻雀战、狙击战、地雷战和伏击战,围困袭扰,使日军昼夜不得安宁。民兵还把据点内的水井用粪便、土石填塞,迫使日军不得不在武装掩护下到据点外下河取水,取水之敌则遭受游击小组的冷枪杀伤。
同时,开展交通破击战,使被围困的日军不能及时补充给养。日军第69师团的1个大队遭长期围困后,疲惫不堪,难以为继。
1943年1月25日,不得不由驻白晋线的第36师团1个大队换防。同时,被迫将安泽、绵上两县之北平、元驿、王陶、才子坪等10余个据点撤收,其补给线则由同蒲路改道白晋路。
日军第36师团1个大队接防后,又将沁源外围的阎寨、中峪店2个据点放弃,集中兵力守备沁源城关与交口据点。沁源军民在日军交通线上遍布地(石)雷,大量消耗、疲惫日军,还组织群众,利用夜暗摸进日军据点,先后夺回粮食7000余担。
1943年8月,日军又以第62师团1个大队接防。沁源军民边生产边战斗,展开了更加猛烈的围困战,使日军一再收缩,最后被围困在沁源县城的西山头上,粮弹断绝,被迫于1945年4月,在沁县日军1000余人的接应下,逃离沁源。
在历时2年来的围困战中,沁源地区抗日军民共作战2730次,毙伤日伪军4000余人,创造了群众性长期围困战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