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5、杀出重围的粤军
则是率队与教导总队等友军部队一同撤至下关,其中只有部分官兵渡过长江,全师多数官兵均没有能够过江。除了第66军及第83军是主动突围之外,南京卫戍军的其他各部均是于12日下午和夜间涌至下关。不过只有第74军组织较好,又掌握有一艘小火轮,全军约有7000人渡过江北。其余部队都仅有一部得以渡江,大多留在南京城内。

    但是在日军纪录中,留在包围圈中的74军残部,也并没有坐以待毙。以第74军残存的部队为核心仍有数千中国军人,在第二天向西侧突围,与日军展开激战后,终于得以突围成功。根据日方的战场资料,陷入包围的中国军队反应各不相同,但基本已经丧失战斗能力,幕府山中有大约一万名中国溃兵,没有食物也没有斗志,日本军队只派一个联队就轻易地解决了他们的武装……令人吃惊的是13日凌晨,一支大约5000人的中国军队向西强行突围,丢弃了大量辎重后冲过日本军的防线。阻挡其前进的一个中队顽强战斗,不幸“全灭”。经过调查,这是中国军最为能战的74军所部。追击的部队错误地向西寻找,却因为该部突围后即转向南方而失去踪迹。

    浓雾弥漫,向西侧突围转而南下的中国军队第74军与为迂回切断敌退路北上的第6师团45联队主力爆发战斗。深夜时分,日本军已经占领了南京城的大半,可说胜负已分,但是这支突围的约6000人的部队攻击依然炽烈,击溃第11中队的阵地后匆匆逃走。

    关于12月13日的战斗经过,最近发现的《南京突围后经过报告书》说得比较详细。

    12月13日晨,第66军和第83军在抵达汤山附近,遭到日军战机不断侦察。此时部队经过岔路口、仙鹤门之战后已经陷入了混乱,许多士兵在夜战中迷失了方向。而指挥官与部下失去了联系,叶肇和第66军参谋长黄植南在汤山附近的山地潜伏一天,后来化装成难民混入京杭国道的人群中脱险,而第83军军长邓龙光带着少数人马突围至淳化,历尽艰险,才辗转到达安徽。

    突围部队虽然遭受了重创,但并未崩溃。其中部分官兵在黑夜里杀出重围,经灵山、东流,继续向汤山进发,往句容方向突围。部队到达孔山北麓的雪浪庵后,一部分继续在山脚下走小路,一部分上了山,沿山腰东进。到中午时分,再次与步炮联合的日军遭遇。而这支部队已经不再是之前所遭遇的第16师团的后方骑兵和炮兵,而是从南京城区方向回防的第16师团主力。

    在当时众寡悬殊的情况之下,突围部队虽然被日军以汽车载运的步兵截成数段,但是他们仍占领山头,各自为战,拼死抵抗,向日军侧面冲击,连占各高山据点。在日军后续增援的装甲部队的冲击下,大批士兵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长眠在青山绿水间。尽管战斗打得昏天黑地,异常残酷,突围部队的主力还是冲出了汤山,于夜半到达句容境内的九华山。

    突围部队冲出汤山,到达句容,终于暂时脱离了危险,在那里休整了半个月。12月14日晨,郭永镳率领的突围部队在九华山顶看到四面山野有零星队伍陆续东行,怀疑是日军追兵。经派人查探,方知是突围出来的散失官兵,于是派人在各路口守候。当天,共收容士兵500余人。

    其后,郭永镳召集宝华乡的乡保长商议,通过他们转告句容各乡保长于16日夜到范巷开会,讨论突围官兵安置事宜及组织民众武装抗敌的办法。

    12月15日,在前往高家边的途中,部队又收容官兵200余人。当时,乡保长对突围官兵抱敷衍态度,郭曾一度计划立即南返。但因与叶肇所率的部队尚未取得联络,沿马路不断有敌军威胁,部队的徒手兵和伤病员太多,敌情地形也不明了,于是决定仍向高家边前进。当夜,部队宿营高家边,并命该村保长高定庵转告各乡保长按时到范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南京保卫战·1937简介 >南京保卫战·1937目录 > 5、杀出重围的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