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后记一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求好心切——种种“为国为民”的出发点竟一变而为别人难以承受的压力,而本性刚强的他对这一切又嗤之以鼻,于是,他在人际关系上的恶性循环展开了。

    而最严重的一击还是做皇帝的朱翊钧对他的态度及心理上的转变……

    朱翊钧六岁被立为皇太子,就由张居正负责他启蒙读书、受教育的诸般事宜;小学生对老师无不怀有敬畏的心理,皇太子也不例外的;四年后,朱翊钧做了皇帝,依然还是张居正的小学生,依然对老师敬畏有加,不但国事、政权全交给了老师,老师所教给他的功课更是每天都战战兢兢的去完成它。

    而对于本身曾是“神童”,又是高度的理想主义者的张居正来说,稚龄的朱翊钧是他全部的、唯一的希望——等待了二十六年之久才有执政的机会,他怎能不全力以赴呢?缔创“万历之治”的政绩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梦想啊!因此,他对自己这个皇帝小学生寄以重望,竭尽所能的施予最完整、最严格的教育,甚至于在百忙之中抽空亲手编写了一套绘图的教材“帝监图说”,选录了自尧舜到唐宋的历代帝王的善事八十一件,恶事三十六件,并且亲自教导、解说——这一切一切的苦心,无非是希望自己这个一手调教出来的小学生长大以后做个好皇帝。

    但是,他似乎从来没有扪心自问过,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是否同时是个杰出的教育家呢?

    日后的事实证明,他在儿童教育这方面的努力完全失败了;究其原因,他所使用的教育方法根本是错误的,他忽略了儿童心理和人性。

    朱翊钧在他这样的严师、以及严母慈圣皇太后的教育、督导、管束、期许之下,被管得死死的;每天除了读书以外还是读书,读的内容又是枯燥无味的经史;小小年纪的他像个机器人似的接受帝王教育,言行举止、兴趣嗜好都要效法尧舜禹汤等等古代的圣主明君,弄得他的心灵受到了过度的压抑,打心眼里的生出了一股反弹的力量。

    小皇帝终究会有长大成人的一天,到了这一天,当然不甘心再受到严厉得不近人情的教育和管束:而且,政权的归属上立刻出现了矛盾。

    半大不小的青少年总是自认为是大人了,有足够成熟的心智独立自主了,又何况是一个做皇帝的人呢?主管全国的政权,谁不想抓到自己手上来呢?

    自以为是大人的皇帝,当然想“亲政”,那么对于张居正这位实质上的“摄政王”,心中是存有着多么复杂的感受呢?

    历史发展的主线不外两者,一线是政治,一线是人性,张居正没能调和这两者。

    而历史却是整体性的,并不是只针对张居正个人的际遇而发展的;张居正生前的努力固然是在一个黑暗的时代中力挽狂澜,使一个原本已经急速走下坡的帝国得到了休养生息,蓄积了一些实力来延长寿命;但是,他死后所衍发的种种后遗症却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朱翊钧因为他失当的教育而产生了心理疾病,不久就成了个昏君,终日躲在皇宫里享受醇酒美人福寿膏,长达三十年的时间不上朝理事;他死后继任的首辅则是一个不如一个,他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全部被束诸高阁,政风重新败坏——他去世六十二年后的西元一六四四年,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因流寇陷京而在煤山自缢,大明朝的江山易主。

    和许多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一样的,张居正的一生,即使是盖棺也难定论;不仅是在当时,崇敬他的人誉为一代良相,攻击他的人谤为权奸,即使在事隔几百年之后,仍然如此。

    而无论学者在争议些什么,是观点还是意气,是学术研究抑或个人英雄崇拜,对于墓木早已合拱的张居正来说,这一切的褒贬都已经无关紧要了;在他生前,他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在追求他自己所确立的目标和理想,就“奋斗的人生观”来看,他已是个完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努尔哈赤2·不死的战神简介 >努尔哈赤2·不死的战神目录 > 后记一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