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在风中筑巢(1) 玛格丽特·米德
战的一位。

    在她的两本最有趣和最优美的作品《一位女人类学家的信》和自传《一位女人类学家个人和科学的经历》中,米德以生动的风格讲述了她田野工作的快乐和担忧:女人类学家在热带丛林里的孤独,龙卷风的粗暴力量,蚊子的折磨,疟疾的间歇性发作(米德一生都发疟疾,一种她在萨摩亚最初九个月逗留期间染上的疾病),或每五六个星期邮件到达时无法描绘的喜悦。在她的文章里米德从不炫耀困难:她是一个老兵,一个女强人,比如她如果得在丛林里行走好几个小时,泥泞都漫到膝盖上,她不会补充说蚂蝗在吞噬她。但很容易想像她所要面对的可怕困境,在偏远和原始的地区长期生活,不懂周围的语言(米德不得不学习几种当地语言,虽然她的敌人认为她说得少而且差),有什么吃什么,没有医生也没有立即救助的可能性。如1929年在新几内亚生活的那几个月,研究仅仅三年前还在交战、杀头、实行吃人肉的那些部落。今天还时常有某个科学家或记者在那个地区的原始森林里失踪。

    玛格丽特·米德对人类学进行了革命。首先因为她普及了这门学科:这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而她知道公开地推销它,在报纸上描述有趣的细节,把自己变成一个人物。但是她还发展并完善了工作方式(例如运用照相技术),尤其是她提出了以前无人提过的问题。她专注于那时表面上看来是次要的课题:妇女、儿童、种类差异。她从第一本书起成名,但是以三十年代发表的《原始社会中的性和气质》掀起了一场革命。此书研究新几内亚三个相对互相接近的部落,在那里性别角色完全不同:在第一个部落,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以一种被动、友善、母性的方式行事;在第二个部落,他们和她们都是进攻型、暴力型的;最后在第三个部落,男人按照西方女性的模式行事(买东西,卷头发),而女人则按照男性模式行事(不修饰自我,是最有能量、最坚定的人)。

    米德从所有这一切理智地推断出鉴于性别的行为差异不是天生和不变的,而尤其是文化的;因此玛格丽特以她的著作实质性地推动妇女从性别模式中解放出来(自然也解放了男人)。在那场抗议中,玛格丽特·米德不是孤独的,而是构成了一场广泛的科学运动的一部分,在环境和遗传的陈旧争论中,主张文化因素的主导作用。如今则又流行正好相反的观点——生物主义。

    她的工作曾极受争议:指控她缺乏严谨,没有充分掌握她认为自己了解的语言,降低了人类学的价值(她巨大的知名度很受人嫉妒),但事实是,尽管她的敌人费力地企图搞垮她,玛格丽特的作品整体上仍然是有启发和有效的。她的确是现代性的一个中心观念的先驱——对差异的评价。因为神及其永恒的法则在十九世纪已经死了,它们继而被极端等级化的白人男性法则所取代;要到二十世纪下半叶才能推翻那种权力,呈现差异和边缘——妇女,黑人,其他文化。“每种差异都具有伟大价值,值得重视”,1962年米德在一篇序言中写到。这是我最喜欢她的地方:她的才华和知识胆量,反复思考世界并适应我们时代的急剧变化:quot;我们得教我们的孩子在风暴里筑巢。”

    quot;女飞人quot;玛格丽特从童年时起就置身于永恒的运动中。她是一对知识分子的女儿:父亲是经济学家,写过五本书,母亲是社会学家,从事关于意大利移民家庭的田野研究,写满了十三本对她女儿行为的观察。米德1901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但当她满十六岁时已经住过六十所不同的住宅,吃过一百零七名不同厨师准备的午饭:出于工作原因他们不得不经常搬家;另一方面,家庭可能也不是太稳定。在如此的奔波中,玛格丽特从很小时就致力于成为她自己。例如,父亲看来极端内向,冷淡和沉默;而米德是一个充满激情、易怒、用脚踢门的喧闹女孩。十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女性小传简介 >女性小传目录 > 在风中筑巢(1) 玛格丽特·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