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成一个习惯,当有同伴被陷阱害到的时候,立刻围上去。围上去的目的并不是救人,而是研究这个陷阱发动的前因后果,及这个陷阱布置的方式,力求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至于那个倒在地上或浸在水里或全身着火或被扔上半空变成一个先越来越小再越来越大黑点的人,可以不着急管他。
越深入山区,野兽越多,许多陷阱都已经被不幸的本地居民触发,选手们研究的陷阱里从一个人在哀号渐渐转变为一只山猪老虎或狸子在哀号或者已经只剩下不全的尸骨,新出现的陷阱种类也越来越少。
选手的减员速度开始降下来,行进速度也开始加快,高手已经重新施展轻功,彼此之间的距离再一次拉开。一用轻功,当然就不可能太注意脚底下的状况,但对于各种陷阱已经熟知,厉害一点的陷阱,都由一系列的连锁机关组成,比如黄盖有一次就触动了张飞碰到过的终极活埋陷阱,当大树砸下来的时候,虽然右边是一片空地而左边是几株大树,黄盖也义无反顾地选择跃向左边,尽管“叭”地撞在树干上,鼻血当场就流了出来,无数只小鸟围着他的脑袋乱叫,但他迅速开溜,连毒蜂之劫都避过了。
止啼山遍布陷阱却引起了另一个连锁反应,这些天被害苦了的山中群兽,由于还没有哪个组织出头声称对此事负责(苍猿们觉得陷阱的效果没有完全发挥,所以想再等一段时问,待其他大组织的实力进一步削弱再跳出来收拾残局),非常的窝火,原本相对平衡的安定团结局面被一下子破坏了,连走在回家路上都要提心吊胆,罪魁祸首又找不出来,现在听说山里来了好些外来分子,怒火顿时找到了发泄的对象。
对许多选手来说,在小心提防陷阱的时候,已经遭遇过零星的野兽,然而这些比寻常同类强悍数倍、让附近猎人闻之色变的野兽,纵然是最凶猛的灰熊、黑虎、苍蟒等,也无法给多年修炼内家真气、平日提着脑袋在沙场上厮杀的猛将以真正的伤害,但如果是稍差一一点的选手,比如在第一阶段处于第三集团的选手,就很难毫发无伤地击杀或击退一只灰熊。
在遭到少许袭击之后,选手们行进的速度又加快了,因为猛兽通常是夜里活动的,现在时间已近中午,如果回程的时候赶不及在夜幕降临前离开止啼山区,或许会有些麻烦。
止啼山树木高大而繁茂,每棵树都极力伸展着自己的枝叶,力图占取最大的生存空问,由上而下树与树的枝叶交错了无数层,越往深山里走光线越暗,无论白天的阳光有多炽烈,都很难穿透树叶照到森林内部,所以那里只有黄昏和黑夜之分。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野兽,白天和黑夜的界线并不是那么明显的。之所以大队选手深入,止啼山十余里,还没有频繁地遭到猛兽袭击,并不像选手们以为的白天没有太多猛兽活动,他们哪里知道,这里的猛兽,竟然通常是群体活动,并且已经具备相当的群体智慧。
群体智慧这个词出自于近现代的生物学,三国时代少有专门研究生物的学者,这个词语也远没有出现,但群体智慧这个词所指的神奥现象,在远古就已经存在。
最典型的群体智慧往往在一些非常微小的生物身上体现,比如蚂蚁和蜜蜂,基本上没有人会去考虑一只蚂蚁或一只蜜蜂有多聪明,我们通常认为它们只有简单的本能反应,然而如果以一群蚂蚁或一群蜜蜂来看的活,事情就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群体智慧绝小仅仅指蚂蚁群中不同蚂蚁的分工有多么精确,而是指蚁群想要采取某些行动,或遭遇突发事件,比如行进途中忽然碰到河流或前方起火等,会做出非常合乎逻辑的决定,仿佛是一种高等智慧生物经过思号后做出的举动。尽管这种举动从微观上看,往往是建立在大量蚂蚁个体或盲目或有意识地牺牲上的。
虽然没有人可以完全搞清楚这种群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