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章 1945-1990年社会革命 1
前,那里的印第安人原本都穿着传统服饰,10年后却都已改穿欧式洋服。70年代末期,墨西哥某小镇市场上的众家摊贩,纷纷使用日本造的小型计算机为客人结账,10年之前,根本还没有半个当地人听说过这个东西呢。

    于是1950年以来,世人便生活在如此高速的历史变化之中。各位读者只要年纪不太大,并在各处经常有一定程度的走动,便可以感到此中经验的独特。自60年代之后,西方年轻人更发现如今前往第三世界旅行,不但变为可行,更成为一种时尚。此时若欲观察全球的蜕变,只需睁大一双眼睛即可。然而作为史家,却不可以片段的印象及零星的见闻为满足——不管这些印象见闻的意义多么重大——必须一一深入记录,并予厘清方可。

    本世纪下半期中变化最巨大,影响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首推传统小农经济的死亡,这一变化,永远切断了我们与过去血脉的连接。自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绝大多数人类都依土地或水面为生,地上的禽畜,水里的鱼虾,供应了人类。即使在工业化的国家里,甚至进入20世纪,农牧人口仍然在就业人数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只有英国一地除外。记得在笔者的学生时代,也就是30年代,小农阶级迟迟不去的现象,往往被人用来反驳马克思的预言——他认为小农必将从地上消逝。即使到了二战前夕,农渔业人口低于总人口20%的国家,英国除外,全球也只找得出一个比利时而已。甚至连美国与德国这两大经济强国——当时世界上工业化最彻底的两个国家——其农业人口虽然已呈稳定性的下降,此时却仍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法国、瑞典、奥地利三国的比例,更在35%-40%之间。至于其他落后的农业地区——以欧洲国家为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每5名居民里,就约有4名依然靠土地为生。

    现在再来看看20世纪第三个四分之一的年代,情况全然改观了。80年代初期,每100名英国人或比利时人当中,只有不到3名仍然从事农业方面的生产。因此对一名普通的英国佬而言,在他每天的生活里面,碰上一位一度在印度或巴基斯坦务农之人的机会,远比碰上曾在英国本土务农者的比率为高。这种情况实在不足为奇。而美国境内农牧人口的数目,也不断下降至相同的比例。不过由于长久以来,美国务农的人数本来就在急遽减少,此刻的超低数字自然也就无甚惊人。相形之下,在劳动人口中占有如此稀少比例的美国农人,却能够生产出难以估计的粮食,流往美国本土及世界各地,才是最令人惊诧不已的事实。回到40年代,没有人能预想到待到80年代初期,凡是在“铁幕”边界以西的国家,已经没有一国仍有10%以上的人口在从事农业——只有爱尔兰共和国,以及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葡两国除外(爱尔兰的比例也只比这个数字稍高而已)。但是即使在1950年农业人口约为半数的西班牙、葡萄牙,30年后的此刻,也分别降为14.5%和17.6%。此中意义,不言可喻。西班牙的农民人数,在1950年后的20年间减半;葡萄牙则在1960年后的20年间走上同一途径(ILO,1990,table 2A;FAO,1989)。

    种种数字比率,实在令人咋舌。以日本为例,农业人口从1947年的52.4%,急速降为1985年的9%。换句话说,这段时间等于一名年轻士兵由二战的战场归来,到他由平民就业生涯上退休时的长度。再看看芬兰的一位小姑娘——这是笔者亲闻的一个真实人生故事——生下来是农家之女,第一次婚姻也嫁作农人之妇;但是在她中年岁月开始时,却已经彻底改头换面,变成一名世界都会性的知识分子及政治人物。回到1940年间,当她父亲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对俄作战不幸牺牲,留下孤儿寡妇无所依靠时,全芬兰还有57%的人口从事农林牧工作。待到她45岁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极端的年代简介 >极端的年代目录 > 第十章 1945-1990年社会革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