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命运之盘就握在诸葛亮手里,他低头看看,一五一十将未来读给刘备听。多美的一个“仿佛”,恰似星辰闪烁,似在懵懵懂懂的暗夜里,开启了明亮的眼。这个“仿佛”却在一年多前,在关羽身死、荆州丢失之时,被重重扎了一刀!刀扎在眼睛里、扎在星辰中,旁人感觉不到诸葛亮心里活生生流出血来。诸葛亮想:刘备也与自己一样。
一个跨有荆州、益州的国家。
等待新的、合适的机会。
到机会来时,就投鞭饮马,一统江山!
多甜蜜的梦。
梦突然醒了,伴随着凄厉的尖叫,伴随着白雪皑皑之上,凝固了温热的血块,滚落了父子人头。诸葛亮闭上眼睛,他想刘备也与自己一样,多日来连踏踏实实睡一觉也不能够。假若有个补救的法子,就一定要去做!假若有望夺回荆州,就一定要去争夺!是的,诸葛亮是这样想的。他所考虑的,只是……有望吗?
有望吗?
有吗?
有的。心里一个声音回答说。
有的!这个声音,更强烈和清晰。
“士元或孝直在就好了。”照诸葛亮估计,胜算大约有八成。冷汗顺着他背脊往下流。换了孝直、士元、元直,事情有了八分把握,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诸葛亮不一样,为了那“两成”危险,他整整缄默了二十天。若能劝主上授权一名上将出征,情况或许会好些。但……他摸了摸袖里一封急件,它像炭火般烧灼着他,也令诸葛亮明白,自己想要刘备放弃亲征,几乎不可能;“若士元或孝直在就好了。”至少就有了个足智多谋的臣子,随军同行,为刘备出谋划策。但现在呢?诸葛亮思来想去,苦于不得其人。
“陛下,”过了很久,诸葛亮低声问,“真不用子龙去?”
“不,不用。”刘备立即说。
“马将军呢?”诸葛亮又问。
刘备哈哈一笑:“孟起?你也看见了,他身子骨不好,就休养着吧!”
“臣担心陛下身旁,没有得力的将军。”
“有益德嘛。”刘备索性起身到诸葛亮身边坐下,笑呵呵地回答,“还有黄权、陈式、张南、冯习……别看现在名气不大,难说不能一战成名,哈哈!”得到诸葛亮的支持,刘备心情大好。
“可惜臣不能随驾。”
“不必、不必!孔明要留下来辅佐太子理政。”
“臣陪到东川……”
“不必啦!”
“请陛下允许马良随军……”
“他?算了,他一个书生。”
“派季常去联络五溪夷军吧,希望能助陛下一臂之力。”
“好吧!”
刘备很少见到诸葛亮这么严肃、低沉的样子,这令他有些担心,他握住他的手拍了拍,换了个话题:“不要这样,生离死别似的,哈哈!来,说说看,派谁去益州郡做太守?该杀的,雍闿!”
生离死别?有个不祥之感在诸葛亮心里掠过,手指按到眼睛上,感觉到眼里微微的湿意。怎么了?居然心慌……不,不该的。江东自吕蒙死后,再无知名将领,论经验、智谋,都不会有胜过刘备、马良之人。何况,皇帝御驾亲征,十万精锐气势汹汹、水陆并进,必然给东吴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方方面面,难道有所遗漏吗?怎么心慌了呢?诸葛亮想不到遗漏了什么,就像在巡查千里堤坝时,总也看不见一个近在眼前的蚁穴。
诸葛亮漏了一个人。这个人将改变整部历史。不过那都是后话,没人能提早提醒诸葛亮。唯有一切都成定局时,那人的名字,才像从水里翻腾出来的一颗珍珠,烁烁生辉,赢得举世赞叹。
而今,诸葛亮勉力压住忧思,回答刘备说:“张裔吧。”
“什么?要君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