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兵出大散关
    这番话要是孔融那样的人说出来,曹操一定会想想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但刘一向忠于曹操,曹操也尊重刘,刘的想法有一定代表性。不过这些想法曹操并不赞成,他认为未免有些不合时宜,以教化征服敌人只能是纸上谈兵。

    皖城丢失后合肥完全暴露在敌人眼前,孙权步步紧逼,曹军陷入被动。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曹操决定再次用兵于东南,这一年的七月,他让曹植留守邺县,自己亲率大军前往合肥。

    但是曹操不听,不是他不想学虞舜,而是现在的形势有很大不同,他也想歇一歇,但形势逼人,敌人不允许他歇下来。

    在行军的路上,魏国的尚书令荀攸不幸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荀攸是曹操的心腹智囊,曹操对他评价极高,说他“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荀攸生病期间,曹操派曹丕前去探视,曹丕“独拜床下”,说明荀攸在曹氏父子心目中地位很重。

    孙权接受了吕蒙的建议。吕蒙推荐甘宁任攻城总指挥(升城督),甘宁手握绳索亲自攀城,吕蒙在后面支援,他亲自擂鼓助阵。攻城战从半夜时开始,到拂晓时分便将城攻破(侵晨进攻,食时破之),俘获庐江郡太守朱光、曹操派在庐江郡的联络员(参员)董和等以下男女数万人。曹操在合肥以南最大的据点被孙权攻占了,孙权任命吕蒙为庐江郡太守。

    由于准备工作并不充分,为保险起见曹操放弃这三条传统道路,改由大散关绕行。

    皖城(今安徽潜山)城防坚固,孙权手下将领们认为应该堆积攻城的土山,准备攻城器具,才能拿下皖城。当时连续多天大雨,吕蒙认为大雨有助攻城,做土山有点来不及,且容易被水冲垮,应该举三军的锐气,从四个方向同时猛攻,不用太久必可将城攻破(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

    孙权要想拿下皖城其实只有这一种办法,因为驻扎在合肥的张辽已率援军向这里开来,孙权必须速战速决。

    刘备攻占益州的消息对曹操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中线已暂处守势,东线的战事劳而无功,如果刘备在益州坐大,将来由西线出击,曹操将面临同时打三场大仗的危险。

    “周文王当年伐崇国,打了三十天都没打下(文王伐崇,三驾不下),之后勤修德政,崇国表示臣服。秦国还是诸侯的时候,征战无不取胜,但称帝之后,几个人登高一呼社稷就完了,这是用武力于外,对内不能体恤民众造成的(秦为诸侯,所征必服,及兼天下,东向称帝,匹夫大呼而社稷用隳,是力毙于外,而不恤民于内也)。

    这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曹操诗人的风采和他真实的内心,看到了此刻他的追求和渴望,他的孤独与苦闷,有些是永远无法诉说也无人能理解的,只能在这些诗文中窥视一二。

    又是一次无功而返,不过这一回情况不同,曹操接到情报,说刘备攻进了成都,曹操有点坐不住了。

    诗中写道:清晨登上了大散关,关山路险,牛都累得僵卧不起,有些车辆坠落到山涧。坐在大圆石上,弹一曲五弦琴,但心情仍然烦乱。这时有三位仙人来了,问我有什么困苦,为什么艰难跋涉来到此间?我想住在昆仑之颠,我想成为得道之仙,我想访问名山大川,我想畅游八方,以石为枕,喝着清凉的山泉。然而,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仙人就飞走了,从此我将继续与俗事相连,从此夜夜难眠,只能惆怅自怜。诗中写了大散关的险峻和道路难行,也写了自己渴望求仙得道的思想,幻想着遇到仙人,随仙人而去,最终却无法摆脱俗事的困扰,既悲凉又惆怅。

    诸葛亮曾经替刘备分析过,如果单从某一点进攻势力强大的曹操则很难取胜,如果能两路配合,将令曹操首尾难顾(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曹操秘史3·烈士迟暮犹伏枥简介 >曹操秘史3·烈士迟暮犹伏枥目录 > 四、兵出大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