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张绣意外之降
的战略机遇,机会稍纵即逝,不能慢慢拖着,应该一举击败曹操,否则等曹操势力更加壮大收拾他就难了。
沮授反驳道:“救乱诛暴是义兵,恃众凭强是骄兵,骄傲的军队最先失败。曹操迎奉天子,定都许县,现在率兵攻打他是为不义。曹操推行法令,训练军队,情况跟公孙瓒完全不一样。现在发动没有理由的战争,而放弃最安全可靠的策略,我真感到担心。”
沮授搬出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论题,其实扯得有点远了,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在现实局面下却显得苍白空洞。沮授和田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代表的是冀州本土人士普遍的观点,本土派都不希望打,就像当年兖州人不支持曹操打徐州一样。而审配、郭图这些外来户普遍赞成打,他们心里默念的就是打回老家去。
袁绍也是一个外来户,他倾向于鹰派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公孙瓒灭亡后,他心里统一天下的想法越来越强烈,甚至有点等不及了。
袁绍接受了鹰派的建议,不仅迅速组成了南下兵团,向黄河一带开进,而且还做了很多战争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连续派出多路使者,拉拢同盟军。
袁绍拉拢的重点对象是张绣、刘表和孙策,他想建立一个统一战线,给曹操搞出一个包围圈。
袁绍的这个战略虽然不能说一点成效都没有,但基本上都失败了。
袁绍派往南阳郡的使者最先到达,他们见到了张绣,陈述了袁绍的主张。袁绍深知贾诩在张绣面前的分量,所以专门给贾诩写了信,派使者暗中去做贾诩的工作(袁绍遣人招绣,并与贾诩书结援)。
张绣看到袁曹大战一触即发的形势,也许他想都不用想就会站在袁绍这一边,因为他与曹操之间是敌人,且曹操也视他为不共戴天的敌人。袁绍的使者说明来意,张绣当场就准备答应。这时,贾诩说话了。
贾诩当着张绣的面对袁绍的使者说:“请回去转告袁本初,兄弟尚不能相容,又怎么能容天下人呢?”
张绣闻言大吃一惊,问贾诩说:“这话怎么说呀!”
打发走袁绍的使者,张绣问贾诩:“既然这样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贾诩说:“不如投降曹操。”
张绣又吃了一惊,说:“袁绍强大曹操弱小,我们又与曹操互为敌人,怎么能归顺他呢?”
贾诩说出了其中的理由。他说:“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这是第一条理由;袁绍强大,我们弱小,在这种情况下归顺他,必然不会重视我们,曹操弱小,得到我们必然欣喜,这是第二条理由;有霸王之志的人,肯定会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而让普天之下都知道他的宽容,这是第三条理由。希望将军不要再迟疑!”
经过贾诩一分析,张绣认为也有道理,于是率所部投降了曹操。
张绣投降曹操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曹操只有如贾诩分析的那样,是一个胸怀远大志向、把个人恩怨抛于脑后的人,他对这项决定才不会后悔。张绣投降袁绍,基本上不用担什么风险,而投降曹操,则面临着生死考验。
所幸的是,一向料事如神的贾诩在这个重大问题上依旧保持了他的一贯正确,曹操听说张绣投降自己,惊讶之余,顿时感到欣喜若狂。
这时候,曹操已经移师到官渡前线,张绣携贾诩到前线面见曹操,曹操拉着张绣的手不放,这个人曾经差点要了他的命,而且还欠他一个儿子、一个侄子加一员爱将的命,是一个他做梦都想诛灭的敌人。现在却站在了他的面前,只要他愿意,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复仇的想法,但现在所有的仇恨顷刻间土崩瓦解,因为他真的很高兴。
曹操设宴款待张绣和贾诩,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封列侯,将张绣带来的人马就地编入官渡前线兵团。为了打消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