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次机会,还是一个大坑
张杨这些人互相都有矛盾,于是先从杨奉下手,伪造了一封曹操的信,信中说:“久闻将军大名,早就想表达敬意。现在将军率领军队,不怕万难,让天子重返旧都,这样的功勋举世无双(翼佐之功,超世无双)啊!”在对杨奉大拍一顿之后,信中表示愿意与杨奉结盟,杨奉主内,曹操甘为外援,并表示自己粮草充足,保证供应。
董昭看来擅长一门技艺:伪造文书。当年奉袁绍之命只身前往钜鹿郡平息叛乱的时候,因来不及向袁绍请示,就伪造过袁绍颁发的命令。王比奉曹操之命出使长安被张杨扣留,董昭不仅说通张杨放行,而且模仿曹操的口气给李、郭汜写信,进行疏通。现在,他又一次模仿曹操的口气给杨奉写信,董昭看来是这方面的高手。
杨奉接到书信,真以为是曹操所写,高兴不已,对手下诸将说:“曹将军人马就在附近,有兵有粮,正是国家现在要仰仗的呀(国家所当依仰也)!”于是向献帝上书,封曹操为镇东将军,承袭其父曹嵩的封爵费亭侯。
在《曹操集》中至今保留有三篇文章:《上书让封》、《上书让封亭侯》和《谢袭费亭侯表》,都是曹操此时依照惯例所上的奏章。
另一边,董承和韩暹因为不合曾经刀兵相见,为了扼制韩暹,董承暗中给曹操送信,让他带兵来洛阳。曹操很高兴,机不可失,立即率兵向洛阳进发。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曹操到了洛阳,在南宫旧址新修的杨安殿内见到了献帝刘协。当时,献帝君臣正深受粮荒所困,曹操此来不仅兵力充足,还带来许多粮食。献帝很高兴,宣布由曹操主持朝廷日常工作(录尚书事),并授予能代表天子的节钺,即拥有临时决断之权。“录”的意思是总管,“录尚书事”就是总管尚书台的各项事务。尚书台是朝廷日常办事机构,类似于朝廷的秘书局,尚书台的主管是尚书令,副主管是尚书仆射,在尚书令之上再设一个“录尚书事”,意味着此人可以决断尚书台的一切大小事务,实际上就是主持朝廷的日常工作。这可以视为曹操总揽朝廷大权的开始。
曹操也见到了故人丁冲和钟繇等人,经过长途跋涉和多次生死考验,他们所幸还都健在,今后他们都将是自己事业上的重要助手之一。
曹操同时见到了董昭,这个神交已久却从未谋面的朋友让曹操十分感激。曹操让董昭跟自己并肩而坐(引昭并坐),向他讨教下一步如何行动。
洛阳及周边除了曹操所部外,目前还有董承、杨奉、韩暹、张杨等四个实力派,董昭建议曹操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曹操采纳了董昭的建议,先联合董承和杨奉,攻击张杨和韩暹。曹操上书,弹劾张杨、韩暹的罪状,韩暹不安,只身匹马跑到张杨营中躲了起来。献帝念二人迎驾有功的份上,要曹操不必再追究。
八月,献帝下诏,任命曹操为司隶校尉,在曹操的主导下,诛杀了尚书冯硕、议郎侯祈、侍中壶崇等三人。这三个人情况不详,曹操为什么掌权伊始就大开杀戒,原因也不太清楚。也许这三个人早已恶名在外,诛杀他们既为自己立威,又顺应了民意。
同时,由献帝下诏封十三个人为侯,以奖励他们一路上护卫天子的功劳。这十三个人是:卫将军董承、辅国将军伏完、侍中丁冲和种辑、尚书仆射钟繇、尚书郭溥、御史中丞董芬、彭城国相刘艾、冯翊郡太守韩斌、东郡太守杨众、议郎罗劭、议郎伏德、议郎赵蕤。
通过一罚一赏,曹操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权威。加上兵力最强,有充足的后援保障,曹操对朝廷的控制力在逐渐增强。
但是,洛阳周围十分残破,朝廷落户于此后勤保障终究是个沉重负担。而且,董承、杨奉、张杨等人还掌握一定实力,随时可能向自己发起进攻。如何摆脱这种被动局面,曹操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