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节
    种世衡是不幸的,由于他在西北刚打下种家军的名头时就撒手西去,没能享受后来如狄青般出将入相的荣光,但他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有几个好儿子,在西北接过了他的指挥鞭,把种家军的旗帜牢牢地插在了西北。&lt;strike&gt;htt<a href="p://rike&gt;" target="_blank">p://rike&gt;</a>

    种世衡的三个儿子,种诂、种诊、种谔,都没有离开过西北这片土地,时人称为“西北三种”。

    大儿子种诂在年轻时的理想并不是做一名杰出的将军,他更向往的是自己的叔爷种放于未发达前在终南山过的那种隐士生活,并一度被人们称为“小隐君”。

    在种世衡死后,种诂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投身西北,成为种家将的一员,最初做天兴尉,后来陆续做了原州、宁州、镇戎军、鄜州、隰州等地的军政长官。最大的政绩是在任期间修筑了镇戎城,并与其弟种诊一起进击过环州的羌族。

    二儿子种诊也先后知环州、镇戎军,与其兄种诂一起进击羌族。

    幼子种谔则是第二代种家军的领军人物,种世衡死后,他生前的杰作——青涧城交给了种谔。

    种谔注定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并不满足于在父辈的荣光下过一生。

    他要北宋帝国军界记住种谔这个名字,而不仅仅因为他是名将种世衡的儿子。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北宋帝国第六个皇帝宋神宗赵顼登基,这位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轻皇帝脑子里只有四个字——富国强兵。

    很显然,他不愿再沿承父辈祖辈的轨迹,对契丹和党项人和颜慈眉,用金钱换取和平。

    年轻皇帝需要做的事很多,需要激励需要信心。

    这时候,种愕送给了他一座城,西夏人占据的绥州。

    收降绥州可谓是一波三折。

    治平四年,镇守青涧城的种谔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西夏绥州城守将嵬名山的弟弟夷山。

    夷山说西夏国主凉诈多病,国内是梁皇后专权,我哥哥也不愿再为凉诈和那个老女人干,有归降宋人之心。

    尽管这和二十多年前野利兄弟派出三个白痴诈降有些相似,种谔还是凭他的直觉和经验作出了正确的判断,给了夷山很多金帛让他回绥州城做动员工作,同时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朝廷。

    上面的反映却很淡漠,从他的直接顶头上司延州知州陆诜到朝中的那些重臣,对缓州城都不感兴趣。陆诜说,如果嵬名山真有投降的意思,就带兵去和国内的同胞们火并(真把别人当猪了),不然带兵来归谁知他真降假降,绥州城或许就是党项人安下的陷阱。陆诜深知种谔的脾性,多次劝诫种谔没上头的命令不要轻举妄动。文彦博、司马光等人更是极力反对,司马光说西边党项人不来惹麻烦我们就阿弥陀佛了,哪能主动挑起事端呢?边事一起,得利的是边塞那些武将,而不是国家本身,帝国可不想再出一个入阁拜相的武将。

    所有反对的声音在新皇帝赵顼面前都显得苍白,这项计划成为治平四年最吸引赵顼的军事话题,他力挺种谔,并拨给了他六十万贯的专项经费用于招降嵬名山。朝中那帮老家伙反对,那就不通过他们,从种谔到陕西转运司薛向再到神宗皇帝本人,三人形成单线联系。

    有了皇帝的给力支持,种谔开始大胆实施他的招降计划。

    但久等不见夷山那边的“好消息”,嵬名山虽有降心,但举棋未定。

    时局变幻,种愕决定不再等,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奇袭绥州,迫降嵬名山。

    嵬名山部不料北宋会突然发难,更有夷山及其他被买通的人做内应,种谔的军事行动相当顺利。嵬名山也没有作反抗,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简介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目录 > 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