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附录二:昌都战役概述
    昌都战役,是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10月在西藏昌都地区歼灭藏军主力的一次战役,也是解放西藏的唯一一次战役。在这次战役中,部队纵横奔袭合围,负重疾进半个多月,达成预期目的,打开了进军西藏的门户,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

    一、战前情况

    (一)政治情况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西藏地方政府当权的亲帝分裂分子鉴于国民党反动派大势已去,进一步勾结帝国主义和印度反动派,阴谋背叛祖国。我党中央为迅速统一祖国,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让西藏人民回到祖国大家庭,一方面进行了有力的外交斗争,一方面对西藏政府发出号召,要其迅速派出代表到中央举行谈判,力争和平解放西藏。同时,命令我军做好进军西藏的准备。

    西藏地方政府当权亲帝分子在帝国主义、印度反动派的支持下,竟以“独立国”自居,极力扩军备战,重兵猬集藏东咽喉要地昌都地区,阻我解放西藏,企图沿用西藏过去对付国民党政府的那一套老办法,提出了“中藏仍应保持过去疆界(按:指以金沙江为界)和好”的方案,并杀害了我西南军政委员会派往拉萨劝和的格达活佛。政治外交斗争上的进—步激烈化,使军事较量已成为不可避免,我军乃决心发起昌都战役。

    (二)军事情况

    1950年初,毛泽东主席作出了关于进军西藏的指示,并把这一任务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等部。十八军等部立即组织先遣部队向西藏进军。当先遣部队分头进至甘孜、巴塘并以一部挺进邓柯时,藏军昌都总署也积极采取备战措施,加紧在金沙江西布置防务,以昌都为枢纽,以昌都经生达至邓柯(不含)线为重点,在丁青、类乌齐、昌都附近及其正面沿金沙江南至盐井北至国德的狭长地带,按区域分散配置,企图依托金沙江凭险抵抗。

    藏军的具体部署是:八代本(团)全部、七代本一部及二、六代本各一部和竭伦卫队集结昌都,七代本大部位类乌齐、甲藏卡一线;三代本和真伯拉代本位于以生达为中心的牙要松多、国德、卡松渡、衣曲卡一带;四代本位于丁青;十代本位于岗托、同普、江达一线;九代本位于宁静、盐井地区,以上共七个代本、4500余人,约占藏军总兵力的2/3。另有民兵、僧兵3500余人配属各代本,分散配置于上述地区。总计有正规军和民僧兵约8000余人,统归驻昌都总督(藏语沙王)指挥。

    根据敌情、地形和交通、补给条件,我参战部队决定以十八军五十二师全部(欠一五六团一营)、五十三师一五七团及该师炮兵连、工兵连,十八军军直炮、侦、工兵三个营,五十四师炮兵连,云南军区十四军一二六团、一二五团一个营和青海军区骑兵支队约2000人,分由北南两线出动参加作战。我参战总兵力计约18000余人。

    五十二师主力于9月份分批乘车由川西出发至雅安,后步行入藏。中旬进至甘孜,下旬分批向前开进。截至10月6日止,我所有参战部队已集结作好一切战斗准备;五十二师等部位于邓柯,军直侦、工两营及五十四师炮兵连位于德格;一五七团及五十三师炮兵连位于巴塘;一二六团位于德钦;青海骑兵支队位于玉树。上述各部已对敌形成马蹄形包围态势。

    二、我军战役部署

    根据敌我政治、军事等情况和战役预测,我军决定采取正面攻击与侧翼迂回相结合的方针,各作战单位分路作向心机动。战术上也采用正面突破与包围迂回相结合的手段,以占领昌都,将敌聚歼于金沙江以西、澜沧江以东及类乌齐、恩达地区,并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具体部署是:

    (一)北集团:

    以五十二师三个团、十八军炮兵、侦察、工兵三个营、五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昌都: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昌都: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附录二:昌都战役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