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3章 因势利导,开展敌情工作与武装斗争
编人保安团,堵击边纵西进部队,进攻游击根据地。昆明市委获此情报后,立即指示富民特支要在参加联防会议的县长回富民之前,把队伍拉出去靠拢滇北游击根据地,尽量多带武器弹药和军需品。9月27日联防大队借“剿匪”之名,出发前往罗次,按“边纵”副司令员朱家璧的命令,10月5日,全队130余人,于当夜2点多到达禄丰县秧草地会合“边纵”西进部队,受到朱家璧副司令员的接见。自此,富罗联防大队加入西进部队,后整编为“边纵”西进部队第六团二营,转战各地,为解放云南做出了贡献。

    1949年,在禄劝、武定两县山区,诞生了一支以彝族为主体,汉、苗、傈僳等各族子弟共同组成的人民革命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三支队二十五团游击大队。当地彝族人民亲切地称为“阿斯塔厄梭”(即我们一家人)。5月,禄劝彝族青年三支队二十五团团长张天祥,奉命率领二十五团进入禄劝、武定一带开辟新区。在军事打击地霸、反动武装的同时,广泛开展政治宣传、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政权。先后在禄劝、武定两县山区建立了29个乡的解放委员会。

    当二十五团进驻禄劝河外三乡时,汤朗的彝族青年、土司后裔金洪照派人到部队联系,要求带着自己率领的人枪参加解放军。经团党委研究决定,团长张天祥和团政治处副主任赵绶先(彝族),亲自到金洪照家乡,讲明部队同意接收金洪照的50多人枪参加解放军,听候整编。

    6月初,二十五团对金的武装进行整编、教育和训练。又有30多名彝族青年自愿报名参军。7月初,三支队党委决定在寻甸款庄马街(现属富民县)全面整训部队,金洪照率队前往,在支队代司令员杨守笃、政委许南波等领导的亲切关怀下,队伍发展到150多人,部队素质有一定提高。三支队党委决定,将这支队伍编为二十五团游击大队,下设两个中队,任命金洪照为大队长,李希明为教导员、张崇德为副大队长(后为张国彬),韦家骧为副教导员,一批党团员和“民青”成员被派到连队,分别担任分队长、服务员、政治战士。

    9月初,滇北地委从地方工作团又抽调一批党员干部到部队加强政治工作,游击大队正式建立了以李希明为书记的特别支部。这时禄劝中学和西康会理的一些进步学生,在地下党的组织下,陆续参加到部队中来,大队扩建了第三中队和政工队,发展为一支300余人的队伍。由于认真做好争取、团结民族上层的工作,连彝族小头人张宗俊兄弟两人,也带10余人枪参加了游击大队。云龙乡彝族上层开明人士杨汉森,其女儿杨国秀是抗日时期昆明中法大学学生、中共地下党员。三支队二十五团来到后,杨汉森主动捐款献粮支援游击队。杨汉森被群众选为乡解委会主席,云龙乡成为禄、武地区一块比较巩固的根据地。

    游击大队奉命由二十五团建制划归滇北地委领导后,担负了建设和保卫根据地的任务。禄、武革命新区,在二十五团到达后的2个月,在解放29个乡的同时建立了乡解委会。二十五团调离滇北后。滇北地委工作团在游击大队的配合下,对群众进行了发动工作,对解委会进行了调整、充实和加强。同时,还建立农会、妇女会、民兵等组织,开展“反三征”、减租、减息等工作。10月上旬,云龙乡古宜村恶霸地主普光祖组织反动武装,企图杀害地方工作干部,夺取武器,发动叛乱,当即被游击大队击溃。游击大队官兵把根据地当作自己的家,群众把子弟兵当作亲人,群众看到游击队像当年的红军一样,亲切地说“红军回来了!”

    二十五团游击大队,从成立到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独立第二团,近1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支队和地方党组织交给的掩护、配合地委工作团打击地霸武装、巩固新区的任务,使这支武装和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昆明: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昆明: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第03章 因势利导,开展敌情工作与武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