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战前阵地动员
彭德怀是一样的。为了战争的胜利,他们需要对敌情我情,对前沿阵地上的山包、谷地、河流、村庄,甚至一草一木,都能了若指掌。在这方面,彭德怀堪称一代名将的楷模和典范。
当天下午,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六军根据彭德怀视察前沿阵地的指示精神,再次召开作战会议,认真分析和总结试攻受挫的原因、教训,检查战前的准备工作,具体研究发起总攻的火力配合与战术动作的问题。
会后,罗元发军长和第六军的几位领导同志以及程悦长师长,冒雨又来到了第十七师第五十团。
这时,刘光汉团长正在沙盘上作攻击开始后的战术演练。他指着沙盘上标明的敌我位置,向罗军长他们汇报说,贴在敌人身上的那张“膏药”,即我们第五十团第三营的同志们,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坚守着阵地。敌人把他们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白天以火力封锁,轻重机枪不断地向他们射击,并不间断地向下投手榴弹,发射枪榴弹,就是不敢下山来。
夜晚,敌人生怕我们发动突然袭击,一面用浸了汽油的棉花包点燃后向下扔‘一面虚张声势地大喊大叫,借以壮胆。三营的英雄们,识破了敌人的“恐吓战术”,隐蔽在早已挖好的、背向敌人的窑洞里,利用敌人的恐惧心理,不断袭扰、迷惑敌人,使敌人坐卧不宁。整整三天三夜,三营的勇士们在战壕里一边坚持战斗,一边进行近迫作业,克服了难以想象的缺水少粮等困难,死死地粘住敌人不放。同时,团司令部根据上次战斗受挫的教训,组织连营干部,使用各种方式,日夜轮流地对敌进行阵前观察,基本摸清了敌人的工事构筑和火力配备的情况。
罗军长他们听了刘光汉团长的汇报后,都感到很满意。
彭德怀离开第六军的前沿阵地后,很快又来到了第十九兵团指挥所。
在这里,彭德怀又召开了第二兵团和第十九兵团部分师级以上干部参加的作战会议,研究、部署下一步总攻兰州的具体作战方案。
彭德怀站起身来,一手撑在桌面上,一手插在腰间,身体稍微有点儿倾斜。他看了一下摊开在桌子上的笔记本,说:
“敌人在兰州南山一线的防御点,都以人工削成的两三丈高的垂直陡壁为支撑点,并在陡壁外挖有几道外壕,壕深和宽各不等,约在两三丈之间,壕底埋设了鹿砦,壕的两面布满了地雷和铁丝网。从远处看,不见外壕,迫近敌工事后,才能发现深堑,而且不是一道。我们21日在向敌纵深发展时,突击队冲到跟前,才发现敌人的深壕,许多战士被壕底的木尖桩戳伤,致使部队的前进严重受阻。所以,对敌情的了解不够,是我们试攻受挫的一个重要原因。”
指挥员听了彭总的这番话,会场里开始活跃起来,大家有的点头,有的低声交换意见。
彭德怀看了大家一眼,将笔记本翻过一页,等大家静下来后继续说:
“就拿沈家岭来说,敌人在这个不大的山顶上,就设置了40多个地下、半地下的暗堡和主碉。核心工事用交通沟与低碉相连,纵横环抱着主碉,各主碉与低碉构成三角形或四边形的火力网。敌人在阵地上还挖削出3道3丈高的绝壁,又沿山体挖出3道外壕,布满铁丝网和地雷。”
彭德怀一手抓住茶杯,但却没有喝水的意思。他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了一下他的这些久经战场、都已经很熟悉的各位指挥员,稍稍提高了一点声音,用一种很平静的语调,对大家说:
“对这样险要的地形,坚固复杂的工事,如不经过实地攻击一下,就不会彻底明了其中的情况和奥秘。这次兰州南山敌人的兵力配置,也很出乎我们的预料。国民党军中的许多人都惯于各打自己的小算盘,以保其实力,可马步芳父子这一回却不同。他们不惜血本,将马继援的精锐主力第八十二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