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附录一:老区英烈人物
各村的抗日村公所也都普遍建立起来,为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面对阳(曲)西县生产落后、日伪封锁、物资奇缺、群众生活十分贫困的严重局面,希敏带领县、区、村三级干部,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农牧业生产和纺线、织布、采煤、烧硫磺等工副业生产,努力增加收入;积极开展贸易工作,改善供给;并与县、区干部一起动手,开荒地,搞副业,尽量减轻人民负担。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公粮征收、各种税收、摊款征收、军鞋摊派等制度,狠抓了粮秣征收和财政收入。从1941~1945年,每年大约征收公粮280万斤,军鞋近万双;1943年以后,每年的财政收入折合银洋3.5万~4万元,不仅保证了全县党政军和驻地部队的供应,还部分上缴或支援兄弟县,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敏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热情地与非党干部合作共事,鼓励他们大胆工作;重视团结使用知识分子。当时县政府5个科中,就有2个科的科长是非党干部,在县、区两级干部中,非党知识分子就有20余人。他十分注意争取当地上层人士,使之同情和支持抗日救国,还推荐八、九位有社会影响的知名人士担任县议员,不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1946年6月,希敏调离阳(曲)西县。先后担任晋绥边区第八专署民政科长、蒲县县长、隰县县长、第九专署副专员、甘肃武都地区专员。新中国成立以后,相继担任白银市805厂筹建主任、四川泸州市255厂厂长和党委书记、辽阳375厂党委书记、陕西户县845厂党委书记和顾问等职。

    26.韩桂珍

    韩桂珍(1919—1942),又名高莹,定襄县南关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投身革命,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初,调任阳(曲)东县妇救会主任,是年阴历2月初九晚上,韩桂珍在连巅村召开村干部会议,因叛徒告密,被敌人抓捕。遭严刑拷打,百般凌侮,但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最后,被敌人扔在水窖中活活淹死,年仅23岁。

    27.马乐清

    马乐清(1916—1982),阳高县安家皂村人。1937年5月,考入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七七”事变后,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二纵队四团。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决死二纵队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清太徐游击四大队副政委、清太徐支队参谋长、晋绥八分区十七支队参谋长、清太徐武工队队长。

    1944年12月,马乐清率领一个连奇袭小店老爷庙敌据点,全歼伪军1个中队。1945年1月,指挥拔除乔武敌据点战斗,歼灭伪军百余人。2月,率一支队夜袭北格镇,消灭伪军一个中队。3月初,指挥两个排在清源南安村设伏,击毙清源县日军顾问渡边;不久,参加夜袭白家庄战斗,歼灭日伪一个中队。5月,在东蒲村伏击日军特宪队,歼敌21名,这次战斗非常残酷,马乐清身先士卒,身负重伤仍指挥战斗,荣获晋绥军区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1946年5月,阎锡山集结重兵对晋中平川解放区发动“水漫式”进攻,马乐清率领清太徐各县游击队和分区部队十五团配合,积极参加反击,连续作战40余天,掩护清太徐地区干部、民兵和学生转移到交城山区。10月,清太徐地方武装合编为新十七支队,马乐清任支队参谋长。11月,阎军3个师包围清源白石沟,十七支队在马乐清等领导下,面对人数、武器都占优势的敌人,顽强阻击,掩护党政军民突出重围,安全转移。次年春,为配合解放文水县城,马乐清率领十七支队从文水出发,一夜急行军40公里,对横行乡里的太三区敌政权进行远距离奔袭,横扫监军庄、西草寨、东里解等9个据点,镇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太原: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太原: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附录一:老区英烈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