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粟裕遥指“中突”,叶飞难忘韦一平
务十分艰巨。你们要切断京沪铁路,占领苏南,解放上海,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战前一定要好好准备,准备充足才能一举成功啊。”叶飞响亮地说:“请陈司令放心,我们十兵团敢立军令状,保证一举成功,一定准时打过长江去!”
陈毅十分满意,拍拍叶飞的双肩说:“叶飞啊,你今年已经35岁了吧?可是,我看你的革命干劲却不减当年东进上海打鬼子的时候啊!”
叶飞摸摸头笑笑。
叶飞和韦国清受命返回泰州兵团部,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就召集十兵团4个军的军级领导干部开了作战会。
会议开始,叶飞闲话不说,开门见山地向大家传达由邓小平制定,经中央军委批准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叶飞读完纲要,大家按惯例,准备开始座谈讨论。谁知叶飞一挥手说:“座谈会放在后面,渡长江一定要了解长江,我们现在就去江边,看看长江,了解地形。”
对岸就是敌人的阵地,为了安全、隐蔽,叶飞要大家着便衣前往。大家跟在叶飞的身后,往江边走去。来到江边,他们在望远镜中,纵目眺望对岸,看到那边群峰起伏,阳光下,江面上波涛涌,江水连天。
叶飞和陶勇都有个共同的爱好,俩人都喜欢古典诗词,看见这雄伟壮观的滔滔江水,陶勇浮想联翩,触景生情,不禁对叶飞说:“此情此景,你不觉得古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此时吟诵,有一种格外亲切感吗?”
叶飞眼观长江,感触更深,他说:“我倒觉得辛弃疾的《水龙吟》更加贴近此景。”说罢,便面向长江,吟起了这首《水龙吟》词: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伺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叶飞吟完,大家鼓掌,众口齐赞:“吟得好,吟得好!”叶飞双目凝视江面,感慨地说:“这首词思想性强,辛弃疾对祖国的理想,壮志未酬的悲愤,对金朝侵扰的仇恨,对投降不满,全都融进了这首只有百儿八十个字的词中,可谓高度啊!”
“说得好,说得好!”众将领不由异口同声。
对于长江,叶飞并不陌生。1939年10月,他曾率领江队,从阳澄湖根据地撤到了扬中,接着,又从扬中渡江北上郭村;1945年4月7日,他率领苏中军区第一师教导旅和300人的地方干部,从丹阳和靖江地区,分两路渡江南下浙江的长兴,与粟裕会合,举行了天目山战役;1945年10月,他曾率四纵队,在丹阳至常州渡江。北上涟水。数起来,此次渡江,他已经是第四次了。
叶飞面对滔滔江水,遥想起1945年10月那次渡江,江南父老听说新四军要北撤的消息,成群结队来到叶飞住处,含泪叮嘱:“叶司令,你们可要早点打回来呀!江南人民盼着你们早一天回来!”
叶飞在苏南抗战多年,足迹踏遍了茅山、阳澄湖、天目山、富春江两岸,与这里的人民结下了生死与共的鱼水之情。提起渡江,人民群众的叮嘱恍如就在昨天。
对于打过长江去,叶飞早在1947年6月,就产生了这个念头,那是在孟良崮战役刚刚结束,毛泽东为了将山东、中原敌人吸引到江南,同时为大规模渡江作战创造条件,曾电令叶飞率领一、四纵队,南下闽浙赣,创建闽浙赣根据地。叶飞对那份电报中那句“为了保密,请阅后烧毁。”这句话,仍记忆犹新。1948年1月,毛泽东命令粟裕、叶飞率一、四、六纵南下,并派野司侦察科长严振衡,率领侦察营随同准备南下的先遣纵队,到沿江进行了调查,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