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附录二: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功臣——傅作义将军
    一、古都北平落谁手?

    北平,早在距今50万年前的洪荒时代,便有了人类活动的历史,房山县周口店的龙骨山,就是北平最早的“居民”生活的地方。她从华北平原上最初的一个居民点,发展成我国北方的一座重要城市,最后成为整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历了极其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时间不是以百年、数百年计。而是同我们祖国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从公元前1000多年,北平便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当时的名称叫作蓟,在今广安门附近,是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召公为北国王时的都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蓟城是广阳郡的治所。从秦、汉,经魏、晋,到南北朝。前后达800年,蓟城的地位日渐重要。隋朝以蓟城为涿郡的治所,唐朝统称为幽州。公元938年,崛起于北方的契丹族建立了辽国,以蓟城为陪都,改称南京,又称燕京。女真族灭辽建立了金国,于1153年迁都于蓟,称为中都。蒙古族灭金而建立了元朝,称其为大都。明军进入大都,改称北平;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始称北京。在此之前,不仅北京的名称不断更迭,城址也屡有迁移,城区的范围不断变化。清朝入关继续定都于明朝改建过的北京,直到封建王朝的最后崩溃。以袁世凯为头目的北洋军阀,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历届北洋政府均以北京为都。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奉军退回东北;7月,蒋介石在西山碧云寺中山堂前召开军事会议,内容之一,是决定北京改称北平,含有平定北方之意,以炫耀他领导北伐的功绩。

    1901年以来,北平(包括天津)曾经出现过一种奇特的现象:北方战争连年不断,而且多以北平为目标,但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敢于在近郊作战,更不用说市区,因而北平始终是世外桃源。其间的战争,举其大者,有1917年的张勋复辟,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之战,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之战。以及同年冯玉祥等发动的北京政变,1925年冯玉祥的中华民国国民军与直鲁联军的杨村之战,1926年国民军与奉直两系及直鲁联军的南口大战,1928年国民党北伐军的困守涿州及同北洋军阀的总决战,1930年的蒋、张与冯、阎的大混战,1931年东北军阀讨伐石友三之战,直到1937年神圣的抗日战争在卢沟桥爆发,在长达30余年的时间里,大小战争数十次,都只是发生在平津周围,而平津两市却能幸免于战争之难。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这是由于在半殖民地中国,平津是重要的工业城市,洋人在这里占据重要地位,各派大小军阀,都只是洋人的走狗,所以,不敢入城作战。这虽是国耻的标志,但在客观上,却保护了平津的文物古迹和发达的工商业,也保护了平津人民的生命财产,使平津人民30余载免遭战争灾难。

    然而,历史行进到20世纪40年代末,国共双方的百万大军云集北平地区,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北平这座千年古城的命运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国民党方面的情况:

    1949年的平津战役时,北平守军的情况及部署如下:

    第4兵团司令兼北平防守司令李文,黄埔1期毕业,胡宗南系。

    第9兵团司令石觉,黄埔3期毕业,汤恩伯的干儿子,汤系实力派的骨干。

    第16军军长袁朴,黄埔6期毕业,胡宗南系。该部抗战期间包围陕甘宁边区,抗战胜利后,在李文第34集团军编成内,向罗历戎第3军一起,由西北来华北。下属第22、第94、第109等3个师,其中第22、第109师及军部被我军歼灭于平绥路东段后改编重建。该部配置在德胜门至安定门之间。

    第94军军长朱健民,陈诚系。下属第5、第121、第150等3个师,其中第150师属于在天津被歼的62军。该部配置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北平: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北平: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附录二: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功臣——傅作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