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天津的战略意义
他根据天津的地形、河流情况以及敌人兵力部署,决定以4个纵队东西对进,采取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作战部署很快获中央军委批准。
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电示:
为着统一领导夺取平津,并于尔后一个时期内(大约有3个月)管理平、津、唐及其附近区域一切工作起见,中央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螓三同志组成总前委,林彪为书记,所有军事、政治、财政、经济、粮食、货币、外交、文化、党务及其他各项重要工作均归其管辖,以一事权而免分歧。
这一决策,为夺取天津,进而夺取北平,创造有利的条件。
国民党对于天津的防务,一直抓得很紧。1948年夏,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的傅作义,刚上任时跃跃欲试,但经过易县、涞水之役,他所恃为“精悍”的第35军被击溃后,越来越感到了解放军的野战威力,彻底消灭华北共军的气焰减去了很多。他将张垣、北平、天津作为三个基点,连同平津张铁路线上的重要城镇,预设工事,以为依托,实行所谓“灵活机动、集中优势”的“依城决战”方略。
为了使平津互为依托,加强天津的防务,傅作义又于1948年6月将亲信陈长捷从兰州(当时陈长捷任第八补给区司令)要到天津,给陈长捷以“警备司令”之职,负守卫天津之责,要他在其后三四个月内,认真筹办好两件事:
一是改建并增强天津的城防工事(现城防工事原是第11战区天津指挥所主任上官云相同天津市市长杜建时一年前所筑),成为设堡强固阵地;
二是征天津市壮丁,编成“警备旅”(等于三团制师)作经常守备,以便灵活调度驻防在津的正规部队。
对于天津的防守,蒋介石也十分重视。1948年10月前后,蒋介石数次到北平,当时的参谋总长顾祝同、徐永昌也不断到北平,反复商讨平津部队部署问题。
1948年9月30日,蒋介石乘飞机到北平。10月4日,蒋介石要第62军军长林伟俦奉命到北平去见他,蒋介石对林伟俦说:
“明天我到东北,经过天津。”
接着,蒋介石让林伟俦和他的侍卫长俞济时商量行程。俞济时用电话和在塘沽的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桂永清联系后,决定蒋介石于5日上午8时半从北平飞往天津,林伟俦去天津飞机场迎接,乘汽车至塘沽码头,由桂永清在塘沽准备舰艇,驶往葫芦岛。
一切部署得天衣无缝后,俞济时这才松下一口气来,并嘱咐林伟俦千万守密,不可使任何人知道。陈长捷是天津守备司令,但不是蒋之嫡系,林伟俦便问是否通知陈长捷。俞济时请示蒋介石,蒋介石怕示人以不公,又要陈长捷守天津,就答复可以通知陈长捷。
林伟俦回天津后亲自布置去飞机场迎接人员,分派汽车及沿途警戒。5日上午8时,电话邀陈长捷到家中,告以蒋介石今晨从天津经过去东北。于是,二人遂一同前往机场迎接,去塘沽码头送行。
陈长捷心中真不知是啥滋味,自己虽不是老蒋嫡系,但也为党国效忠多年,蒋介石来津不先通知他,却先通知了归他指挥的林伟俦,看来嫡系非嫡系就是不一样啊。一路上,陈长捷闷闷不乐,一言不发。
在码头上,蒋介石只是对林伟俦说:
“有话和你讲,等从东北回来再说。”
10月7日,蒋介石乘军舰从东北回来抵达塘沽,林伟俦通知天津铁路局备专列火车在塘沽码头迎候蒋介石。林伟俦陪同蒋介石去北平。在火车上,蒋介石对林伟俦说:
“华北将有大战,天津是最重要的地方,你要努力在此工作,必须长期保住天津海口,以待国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