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七九章 子夏和商瞿
。”孔子想了想,回答。

    “爱民不就是德治了吗?不仅仅是仁惠吧?”

    “子产,对于百姓来说就像一个母亲,能养活他们,却不能教化他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到了冬天,子产用自己的车帮助百姓过河,这就是只有爱民而没有教化。”孔子说。

    又有一次,子贡来请教问题。

    “老师,管仲过度奢侈,晏子过度节俭,与其一起否定,不如区分一下谁更贤德,老师怎么看?”子贡的问题历来如此,他喜欢给老师出选择题。

    “管仲太奢侈了,比国君还要奢侈,这让国君很难受;而晏子太节俭了,让手下很为难。真正有才德的君子,应该既不让上级难堪,又不上下级为难。”孔子的回答是各打五十大板,但是都非常有道理。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史记》)

    以上这一段,太史公司马迁狂赞春秋,认为所有人都要读《春秋》。

    事实上,历代以来,《春秋》都是一本官场红宝书。

    《春秋》与《左传》

    因为子夏是孔子修《春秋》的头号助手,孔子因此让子夏主攻《春秋》。等到孔子去世之后,《春秋》就传给了子夏。

    后来,子夏受魏文侯的邀请,前往魏国西河收徒教学,《春秋》是最主要的内容。

    《春秋》之后,又有了三部专门讲述春秋历史的书,就是《左氏春秋》、《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这三部书,都是在孔子《春秋》的基础上写成的,不过,后两种主要是“释义”,也就是解释孔子的《春秋》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这样措辞等等,注释的含义更大。而《左氏春秋》不同,这本书主要是补充历史细节,使这段历史更详尽更饱满。因此,历史上,《左氏春秋》的地位远高于另外两部,阅读者也更多,对后代的影响也更大。

    《左氏春秋》也就是俗称的《左传》。

    后来所说的四书五经,《春秋》属于五经。而《左氏春秋》分为经传两个部分,即每一年的开头是“经”,也就是孔子《春秋》的内容;后面更加详尽的历史记述则是“传”,所以整部书称为《左传》。

    《左传》的作者是谁?这历来是一个悬案。不过,本书给出的答案是:《左传》的作者就是子夏。

    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现代,《左传》的作者一直被认为是左丘明。左丘明是谁?古人臆断是鲁国太史,而唯一一段有关左丘明的历史记载在中:“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甜言蜜语、和颜悦色、毕恭毕敬地去讨好别人,左丘明认为这很可耻,我也这样认为;心中藏着怨恨,表面上却与别人很友好,左丘明认为很可耻,我也这样认为。

    左丘明是谁?孔安国的说法是鲁国太史。其实,也有可能是子夏。不过这不重要,左丘明是不是子夏并不重要。

    下面,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说春秋之七·孔子世家简介 >说春秋之七·孔子世家目录 > 第二七九章 子夏和商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