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八四章 孙武练兵
。而且,陈家此时在齐国权倾朝野,正在拓展宗族,招募人才,拉拢人心,积极准备篡夺君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武这样的超级人才在齐国有大展宏图的机会。不留在齐国,却反而远离家族,南下蛮夷吴国去隐居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而孙武在吴国大获成功,辞官之后,也并没有回到齐国,而是留在了吴国。这基本可以说明,他与齐国陈家之间并没有渊源。

    而更大的疑点是,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齐国与吴鲁联军交战,《左传》有这样的记载:

    陈僖子谓其弟书:“尔死,我必得志。”陈书曰:“此行也,吾闻鼓而已,不闻金矣。”吴鲁大败齐师。获国书、公孙夏、闾邱明、陈书、东郭书,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献于公。

    毫无疑问,这里的陈书就是陈无宇的儿子,而且被吴军活捉。也就是说,在孙武成为吴国将军二十八年之后,陈书成了吴国的俘虏。如果说孙武是陈书的子孙,不是太滑稽了吗?

    除了这些明显的错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春秋时期国君并没有赐姓的习惯。

    所以,可以确定无疑,陈书不是孙书,而且陈书也没有被赐姓,陈书也不会是孙武的父亲或祖父。

    所以,孙武不是陈无宇的后人。

    事实上,直到唐朝以前,还没有孙武是齐国陈家后代的说法。

    如果孙武不是齐国陈家的后代,他应该或者最可能是来自哪一家?来自哪一个国家呢?

    孙武很可能是卫国孙林父的后人,理由如下。

    首先,鲁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卫国发生内乱,孙林父家族被赶出卫国,当时他的一个儿子孙襄被杀,另一个儿子孙嘉恰好出使齐国,很可能孙嘉就留在了齐国。

    之后在晋国的帮助下,孙林父占领了卫国的戚地。但是三年之后,季札路过戚地,曾经警告孙林父“夫子在此,犹燕之巢在幕上”,说孙林父随时可能被卫国所灭。孙林父之后十分忧虑,终身不听音乐。卫国紧邻齐国,孙林父很有可能预作防范,将自己的子孙移民齐国,上文那个孙书就有可能是孙林父的子侄。

    其次,当时的世界上,晋国的军事理论水平远超其余国家,齐国要落后很多。而孙家虽然是卫国人,却跟晋国关系更密切,往来十分频繁,因此,孙家对晋国的典籍应该有所接触,对于晋国先进的军事思想很可能有研究。孙武的军事思想明显受到晋国的启发和影响,所以,他或者他的家族应该与晋国关系密切。

    第三,卫国国家小,而且夹在大国中间,因此卫国的人才多半不会留在卫国发展。孙武之后的吴起:商鞅等都是卫国人,可是都去了国外。

    综合以上三条,孙武很可能是孙嘉或者孙书的儿子,虽然是卫国人,可是生长都在齐国,属于卫国裔齐国人。由于家学渊源,对晋国文化和军事思想比较了解。而且,孙家在齐国缺乏背景,到了孙武这一辈也就是一个士,在齐国没有前途,从而南下吴国寻找机会。

    因此,孙武应当是卫国裔齐国人,孙林父的后代或者族人,客居吴国。

    孙武练兵

    伍子胥把孙武说得花儿一样,以为这样一定能够打动吴王阖闾。

    可是,他错了。

    吴王阖闾有些奇怪,因为这不是伍子胥的风格,他是一个很骄傲的人,从来没有这样推崇某个人。如今他这样极力推荐这个齐国小子,一定有什么企图,大概这人是他的心腹吧。

    有了疑心,吴王阖闾就开始找借口了。

    “啊,太年轻了,才二十四五岁,难当大任啊。”吴王阖闾拒绝了。

    伍子胥万万没有想到会遭到拒绝,他不知道,他太急了。

    任何事情,当你太迫切的时候,一定会被怀疑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说春秋之五·吴越兴亡简介 >说春秋之五·吴越兴亡目录 > 第一八四章 孙武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