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结束的结语(代后记)
是日据时代的台湾文学,我几次去台湾,在台湾的专家们的帮助下,收集、影印、购买了几批图书资料,陆续寄回家,竟堆了半个书房,接着是编目分类,就花了半年多的时间,还不说一本本去读。有时我面对书橱情绪会无端烦躁:我究竟何时能读完这许多书?何况这还仅仅是文学史的一个小小盲点。后来我就慢慢认识到,要真正成为这个学科的专家,也许是我一辈子努力学习的目标,还遥远得很。于是心也就平了,在9 0年代开始我就一步步地研究文学史现象,从一些具体的文学现象出发,寻找适合我自己想说的意思的话语。关于民间文化形态、战争文化规范、无名与共名、潜在写作现象……都是一些局部文学史研究的心得,由此来慢慢建构我心目中的文学史逻辑。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别的不去说,仅就治学态度而言,我觉得是可取的。现在这部文学史,因为是以解读作品为主,我试图用我自己的心得来分析作品,挖掘作品可能存在的隐性意义。所以说,这里有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成分,与已经被当作定论的阅读方法和分析方法不太一样。有些教师使用起来可能会感到陌生,也许需要参考我的其他一些著作,这是我感到歉意的,多年的研究工作已经使我不会使用流行的话语来讲课和著述了。
我还想说明的就是,这部文学史著作只是一部给文学爱好者、大专院校中文系学生阅读的书,所以努力写得简洁好读,它并没有将我对文学史的理解和想法全部表达出来,也谈不上思想理论方面的深刻性。其实,即使我谈出自己的全部研究心得,也没有什么深刻可言,我想说的都是普普通通的话,文学史上确实存在过的,文学作品里确实包含进去的,我不过说出来而已。再说,现在的文学史著作以讲解作品为主的类型也不是没有,只是没有把它当作一种可以进一步开掘的文学史文类来提倡,我在设计这部书时一再考虑“以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应该具有哪些真正的特点。考虑的结果就是突出作品的文本分析,突出作品的艺术鉴赏性,不去介绍作家的全部创作道路和创作风格,也不区分作家本身的成就大小,换句话说,不涉及对作家的文学史地位的评价。讲创作现象只限于把现象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讲作品就讲它为什么值得我们去读,它好在哪里。我的期望就是读者读了这部书,对近五十年来的文学产生喜欢,能够引起进一步阅读、学习、了解当代文学的兴趣,并且隐约知道一些我们曾经走过的历史(包括文学思潮的发展史、知识分子的心灵史等等),就够了,深入一步的文学史研究和理论研究,可以放到研究生的阶段再去深造。由于我尝试的正是这样一部不全面、不客观、不深刻的文学史,所以无意、也无法为所描述的当代文学史作出结论性的“结语”,我的研究道路还长,正如我们的文学也将绵绵地延续下去一样。希望这仅仅是我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第一部,以后的道路还将一步步走下去。
想说的话已经说完,最后我想说明一下本书的编写人员的工作情况。本书从开始立项到完成共两年,第一稿的写作者是:我本人承担前言、绪论、第一章,王光东承担第二、十四、十五、十六章,李平承担第三、四、十章,宋炳辉承担第五、十一、十二、十三章,刘志荣承担第六、七、八、九、十七章,宋明炜承担第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章,何清承担第二十二章。完稿后,我把稿子带到韩国,在访问研究期间将有关内容作了通稿修订,其中有些章节几乎重写,有些章节需要将内容掉换,所以未能完成定稿工作。今年回国后,我将修订稿(二稿)打印出来,由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班和当代文学的进修教师一起逐章讨论修改意见,从叙述内容到叙述形式,甚至语法表达,都挑出了许多问题。这项工作进行了整整一个学期,然后由我、宋炳辉、刘志荣、宋明炜分头再次补充和改写,遂成三稿,我再作最后的通读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