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东吴外交
稍早以前——
却说范疆、张达二人把张飞首级藏在船底,从蜀国千里逃逸,顺流来到东吴都城建业。他们将张飞首级献给孙权,发誓从此忠于东吴。二人提醒孙权:“蜀军七十余万,最近要来袭击东吴。如不早派大军前往边境,刘玄德为报深仇大恨,会率蜀军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横扫江南、江东。”
闻者无不大惊失色,孙权更觉如雷轰顶,当日便召集众臣,说道:“刘玄德终于举全蜀之力前来与我决一胜负,关羽被杀之仇一定使他对东吴恨之入骨,如何才能抵挡得住蜀军的猛攻?”
说完之后,满座无人回答。想到敌人拼死一战的决心,群臣全都不寒而栗。
诸葛瑾开口说道:“我愿冒死去当求和使者。”
人人都对他冷眼相看,因为他从未完成过游说使命。但孙权觉得,诸葛瑾这次游说即使失败,也多少能拖延敌人的进攻,有助于本国调整军事部署,于是,便答应他说:“也好,你且去找刘玄德试探试探。”
诸葛瑾受命之后,马上吩咐备船,携带孙权的书信从长江逆流而上。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秋八月,蜀帝刘玄德此时已将大军推进到夔关,大本营设在当地的白帝城,先头部队已经挺进至川口一带。
听说东吴使者诸葛瑾前来,不需见面,刘玄德便猜到了东吴的打算,他本不想见诸葛瑾,但黄权劝他还是见见为好:“不接见就将诸葛瑾赶走,敌人会说我们器量狭小。不如对他声明我们的发兵理由与决心,让他将这些话带回去,如此一来,我们的讨伐更加名正言顺,更可以大张旗鼓地发起进攻。”
刘玄德听了黄权之言,才吩咐让诸葛瑾进来。诸葛瑾见了刘玄德,跪拜道:“我主孙权思量,臣弟诸葛亮在蜀侍奉陛下已久,陛下或许对我会比别人多眷顾几分,故遣我为使,向您表达东吴的诚挚之心。”
“有话便请直说,你此次为何而来?”
“首先,对关羽将军之死,想得到您的谅解。东吴本来与蜀无仇,自陛下娶我主孙权之妹以后,荆州由陛下驻军治理,与东吴领地无异,我主对此并不介意。只是守备荆州的关羽将军与吴将吕蒙诸事不和,平地生波,才终于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我主孙权多次对此事表示后悔不已,当时若非魏逼迫,东吴绝不会置关羽将军于死地。”
蜀帝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诸葛瑾滔滔不绝地继续说道:“关羽将军之死与蜀吴交恶,归根结底,都是中了魏的奸计。蜀吴两国互相残杀,使魏国占得渔翁之利,实属不智之举。恳请陛下收兵,恢复以往亲善关系,我主愿将妹妹送返蜀国后宫,永久维持两国唇齿之交。”
刘玄德仍然沉默不语。诸葛瑾使出浑身解数,进一步说道:“陛下想必已知魏国曹丕的罪孽——他废掉汉皇,篡位为帝,使民众悲愤不已。陛下身为汉室后裔,若要报仇,应该讨魏。不惩治窃国逆贼,反而对东吴开战,岂不是让天下人笑您不知大义,只识小义?请陛下慎思……”
听到这里,刘玄德猛然睁开眼睛,挥手制止了诸葛瑾的能言巧辩。
“吴使,你辛苦了,不必再多言。你回东吴去告诉孙权,朕不日便到,请他洗颈待刃吧。”
“是……”面对刘玄德的威严,诸葛瑾低下了头。
诸葛瑾听到几声座位响动,待抬起头来时,刘玄德已经径直回到内室去了。
诸葛瑾知道,刘玄德虽然温厚仁慈,甚至有人说他遇事总是瞻前顾后,但他之前从未对敌国使者说过如此斩钉截铁之言。诸葛瑾已尽了最大努力,此刻不禁失望地想到:“东吴大祸临头了……”此次弟弟诸葛亮未随军前来,也足见刘玄德讨吴的决心何等坚定。他带回东吴的消息,引起满朝更大的震撼。
东吴无